来源:新华网
责编:殷伟庆
时间:2023-09-29 07:30:00
新华网哈尔滨9月25日电(吴诗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未来产业,被明确为国家七大科技前沿攻关领域之一。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基于创新驱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基因科技等生命科技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华大基因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面对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并将尖端科技普惠民众?在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来临之际,新华网专访华大集团党委书记、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杜玉涛,为大家解读基因经济发展。
新华网:基因科技是全球科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的基因科技发展经历哪些阶段,目前又处于什么水平?
杜玉涛: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历时13年,耗资38亿美金,由美、英、法、德、日、中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华大也参与其中,中国基因组学的研究开始与世界接轨。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2014年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首个NIPT行业医疗器械注册证,随后基因检测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我国已建成适应基因产业发展的宏观布局和产业链条,基因检测这项高科技逐渐从实验室走入寻常百姓家,在疾病诊疗、精准医学方面得到成熟运用。
新华网: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将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华大基因是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的?
杜玉涛:华大基因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布论文近2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88篇。同时,华大基因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突破,在技术方面的专利布局一直走在前沿,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获得专利627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533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26项。
新华网:过去人们一提到基因检测,总有一种尖端科技花费不菲之感,现在是否有所改变?华大基因将如何助力“健康中国2030”?
杜玉涛:在行业发展初期,基因检测费用的确比较昂贵,但随着国产测序仪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逐步打破了科研到服务运用的转化壁垒和价格壁垒,也使得基因检测成本逐渐下降,随着国产测序的逐渐普及,单人基因组检测费用已不到100美金。
为了让基因检测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华大基因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民生项目,希望通过更低的成本,更广的覆盖力度,提升精准医学在各项医疗机构中的覆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