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沧州日报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1-12-16 21:41:49
石砚正面图
石砚反面图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的开篇句。该诗讲述的是古代女子木兰代父出征的故事,与另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因纳入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并作为戏剧、影视等多种形式作品题材而广为流传。器物上也常有触及,比如中华民国仿“乾隆年制”款粉彩木兰从军纹瓷天球瓶、民国张恒刺绣木兰从军单条、民国德化白瓷木兰从军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文物。
在沧州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厅清代部分,陈列着一方刻有木兰从军纹饰的砚台,为1981年原沧州地区文物商店收购。砚属随形,天然长方,长24.5厘米、宽17.5厘米、厚5.8厘米。砚石呈黄色,砚面墨堂较平,砚池为新月形。池头刻有山水树木及泊舟人物,款署:丁卯春月下浣小松黄易,钤阳文“作”字印一,压角钤阴文印一。砚底刻有山石树木旌旗一马二人,前面脚踩山石双手握弓的应为木兰,后面一手持枪一手牵马者应是与木兰一起从军、并肩作战的战友刘光之子刘元度,似乎就是我们熟知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场景。款署:木兰从军,乾隆丁卯春三月仲浣小某学刻,钤阳文“作”字印一。右侧刻有“蕴生梅氏藏”,钤阳文“作”字印。砚台刻工细腻,人物生动,画面感极强。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二级文物,定名黄易刻木兰从军纹石砚。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庵,别署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济宁同知。善书画、篆刻,清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是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丁敬的高徒,也是“西泠八家”之一,与丁敬并称“丁黄”。在清代金石学家中,黄易以收藏与鉴赏而著名,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黄氏秦汉印谱》等著作十余部。
从这款砚台的印章款识上看,是出自黄易之手;推敲其表皮包浆的老旧程度、自然光泽,以及砚式,也符合清代铭文砚制作的主流特点。然而,仔细揣摩,其款署“乾隆丁卯”存在着令人不解之处。在整个清代276年的历史时期,共经过五个丁卯年,分别是1627年、1687年、1747年、1807年和1867年。乾隆生平为1711至1799年,他经历的丁卯年只有1747年,而黄易1744年出生,1747年他只有虚4岁,显然完成此砚不太现实。
粗略查阅黄易书画金石作品,落款署名有黄易、杭人黄易、秋庵黄易、清·黄易、小松等,也确有小松黄易;但年号有乾隆癸丑年(1793)、乾隆丁未年(1787)、乾隆乙卯年(1759)、乾隆丁酉年(1753)、嘉庆元年(1796)、嘉庆巳未年(1799),甚至也有仲浣、下浣之题写,却唯独没有乾隆丁卯年之说。如此,这方砚台是有人假冒了黄易之名,还是黄易篆刻时出现了笔误,亦或有其他可能?眼下还只能作为疑问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