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高血压用药护理的依从性提升法

发布时间:2025-06-17 09:56:39

陈文博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川里中心卫生院

 

 

高血压作为常见慢性疾病,长期控制不良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规范用药是管理关键,部分患者因认知局限或习惯问题导致依从性不足。提升用药依从性可稳定血压、降低健康风险。本文从知识普及入手,借助通俗比喻强化认知;通过简化方案、绑定生活习惯优化用药流程;并依托家庭支持、卫生院联动与科技手段构建心理支持体系,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血压管理方法。

 

加强用药知识教育

提升患者对疾病与药物的认知

不少患者低估高血压危害,认为无症状就能停药或随意调整用量。其实,高血压像“隐形的破坏者”,悄无声息损伤心脏、肾脏等器官。可通过科普讲座、趣味图文,用“血管如橡皮管,高压会加速老化”等比喻,讲清持续控制血压对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意义 。

建立家庭与卫生院的支持网络

家属的积极参与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助力。家人可帮忙记录血压变化、提醒服药,并留意身体反应。卫生院也可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手册,教家属用手机设提醒、制作用药日历,让家庭与卫生院形成合力,营造互助监督的良好氛围。

利用多媒体工具强化记忆

针对年轻患者或习惯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推荐通过短视频图文推送等形式传播用药知识。例如制作“每日一提醒”动画用生动场景展示漏服的后果,或通过互动问答测试患者对药物作用的理解。此类方式能增强信息的趣味性和传播效率,帮助患者形成深刻记忆。

 

优化日常用药习惯

制定个性化的用药计划

患者的生活节奏差异较大,需根据作息时间安排服药。例如早出晚归者,可选择晨起后或睡前固定时段用药,避免因忙碌而遗漏。药师或医生可协助患者将药物与日常活动绑定,如“早餐后服药”或“刷牙时检查药盒”,利用习惯动作减少遗忘概率。

使用辅助工具减少失误

分装药盒是提升治疗依从性的贴心帮手。按周分格提前备药,患者每天只需查看格子是否空置,就能确认服药情况。智能药盒还能声光提醒,并同步开启记录给家属查看。为方便视力不好的老人,可选大字体标签或彩色药盒,轻松区分每日用量。

定期复查与方案调整

许多患者、因担忧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擅自停药。医生随访时应耐心说明,身体调整需时间,持续使用才能稳定控制血压。同时结合季节更替、日常监测数据,灵活调整方案。比如夏季血压下降,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量,减少不适,让患者安心坚持治疗。

 

强化心理支持与长期跟踪

关注患者的心理阻力

许多高血压患者对“终身治疗”心存抵触,认为疾病夺走了生活主动权。医护人员可通过贴心交流,以“稳住血压,才能畅享生活”等话语,引导患者正确认知。同时,邀请控制良好的患者分享经历,用真实故事驱散新患者的担忧,减轻其对长期治疗的焦虑。

建立长效随访机制

医疗机构可借助电话、线上平台定期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用药难题。通过定制问卷,了解是否存在漏服或身体不适等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建议。对偏远地区患者,联动卫生室村医上门测量血压,确保治疗不间断,帮助患者持续稳定控制病情。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

引导患者记录用药日记,包括服药时间、血压值、当日饮食、运动情况等。通过数据对比,患者能直观看到规律用药对血压的改善作用,从而增强主动性。例如血压稳定时可标注“今日达标”,漏服后血压升高则标记“需改进”,通过可视化成果激励患者坚持。

提升高血压控制效果,离不开患者、家庭与医疗团队的协同努力。通过生动科普打破认知误区,巧用分装盒、智能提醒工具养成规律习惯,再辅以心理疏导化解长期治疗的顾虑,方能引导患者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模式。血压调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长期坚持,才能真正抵御疾病风险,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