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06-17 09:52:15
卢红柳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阑尾切除术是应对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外科方案,其中腹腔镜手术因创口小、恢复快深受认可。但微创不代表无需重视护理,术后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康复效果与并发症风险。临床上,因忽视护理细节导致伤口感染、肠粘连的案例屡见不鲜。无论是传统开腹还是微创手术,做好伤口管理、饮食调节与适度活动,才是顺利康复的核心。
术后日常生活的科学管理
伤口护理的核心原则
术后切口护理是康复关键。务必保持干燥洁净,避免沾水、摩擦,若有敷料覆盖,严格按医嘱更换。轻微红肿、瘙痒属正常愈合反应,但一旦出现渗液、发热或剧烈疼痛,可能是感染征兆。腹腔镜手术患者更要注意,肚脐处伤口隐蔽,消毒时需格外轻柔细致。
活动恢复的分阶段规划
术后首日卧床养伤,记得缓缓翻身,给血管“松松绑”防血栓。次日起,可慢慢坐起、在床边踱步,动作轻缓别心急。久站、猛弯腰要避开,术后两周内不提重物、不剧烈运动,开车也得先放一放。活动量像爬坡,循序渐进才稳妥,身体不累就是“安全线”。
疼痛管理的合理应对
术后伤口疼痛会慢慢减轻,掌握姿势调整的小窍门能缓解不少。侧卧时用枕头稳稳托住腹部,就像给伤口裹上一层“防护盾”。但如果痛感突然加重,甚至蔓延到整个腹部,这很可能是肠粘连或内出血的预警,必须立刻联系医生,切莫耽搁延误。
饮食调整的关键要点
术后饮食的渐进式过渡
麻醉清醒后,先少量饮水试探肠胃反应,无呕吐再尝试米汤、藕粉这类清淡流食。当肠鸣音恢复、排气正常,便可进阶到面条、蒸蛋等半流质食物。大约一周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坚持清淡易消化原则,减轻肠道消化负担,给身体留出适应期。
禁忌食物的明确规避
术后一月内,辛辣、油炸、高糖食物,以及易产气的豆类、碳酸饮料都要避开,它们会“折腾”肠道,引发胀气腹泻。生冷食物也别碰,会减缓血运拖慢愈合。食物趁热吃,既护肠胃,又助营养吸收。
水分与营养的均衡补充
术后多喝水是关键,温水既能温润肠道防便秘,又能推动身体代谢“加速跑”。吃肉别贪油腻,鱼肉、鸡胸肉是优质选择,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时蔬,就像给身体装配了“愈合引擎”。每日饮食讲究荤素搭配、食材多样,让营养全面“到位”,为康复续航。
并发症的识别与预防策略
感染风险的主动防控
手术切口一旦出现发红、肿胀或渗脓,如同亮起“危险红灯”,需立刻就医。日常用碘伏轻柔擦拭伤口周边,就像给皮肤穿上“防护衣”,切记别用手触碰纱布,防止细菌入侵。术后一周内避免盆浴,淋浴后迅速擦干伤口,保持干爽,才能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肠粘连的预警信号
持续腹胀、排便排气困难,或腹部突然绞痛,可能是肠粘连发出的“警报”。初期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帮肠道“活络筋骨”,促进蠕动。若症状没改善,及时做超声检查确认情况,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抓住时机干预,才能避免病情升级。
系统性反应的监测
术后出现轻微发热,是身体启动的“自我调节”模式,一般很快就能消退。但要是体温不断升高,还伴有寒战、心跳加速,可能是腹腔感染或血栓发出的危险信号。这时候需要借助血液检查查找原因。时刻关注身体变化,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抓住治疗先机。
阑尾切除术虽常见,但术后护理才是康复关键。合理规划活动,从卧床静养到逐步起身,避免腹压骤增;严格调整饮食,遵循从流食到正常饮食的过渡原则,忌口刺激生冷;时刻警惕身体异常,无论是伤口变化还是全身反应,都可能是风险信号。需注意,每个人恢复节奏不同,若遇突发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才是正确选择。重视细节,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