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5-06 10:06
冀时客户端报道 说起焊工,我们印象中的画面往往是:工人手持焊枪,在火花飞溅的焊接车间里工作。而对于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匠技师”曲岩来说,除了焊枪,最近他又有了一个“新伙伴”——焊接协作机器人。系列报道《致敬劳模:我和我的 “新伙伴”》,今天我们走近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曲岩,看看他如何与“新伙伴”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工匠传奇。
记者见到曲岩时,他正在焊接实验室和同事调试焊接协作机器人。别看机器人不大,但拥有6个“关节”的它,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可以帮助焊工在施工现场执行不同的工作任务。
曲岩介绍说,焊接就好像是工业制造中的“针线活”——传统焊工如同经验丰富的裁缝,靠肉眼判断焊缝、凭手感控制电流,但效率低、质量波动大,且长期面临高温、烟尘的健康威胁。焊接机器人的诞生,如同为制造业引入了一台“智能缝纫机”:它能以毫米级精度“穿针引线”,用算法替代经验,用持续稳定取代人力疲劳。不过,要让这个“新伙伴”真正成为的“好帮手”,曲岩他们还得经过反复的实验。
前不久,曲岩和同事刚从哈尔滨一座桥梁施工现场回来,针对现场遇到的问题,他们跟设备厂商进行了深入研讨,给机器人加装了视觉扫描系统和轨道,使它焊接的精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看着娴熟操作机器人的曲岩,很难想象20多年前,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焊接工人。说起刚进厂的那段日子,曲岩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班长,也是一位劳动模范。有一次,他们车间赶上了紧急生产任务,班长就带头加班,经常干到凌晨三四点,而且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这让曲岩深受触动,于是他下定决心:好好工作,要成为班长那样的人。
曲岩坦言,焊工是个辛苦活儿。焊枪一响,烟尘飞扬,电焊时四五千度高温能烧化金属,这样的高温环境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家常便饭。可他凭借着锲而不舍的韧劲、吃苦耐劳的干劲,炼就了高超的焊接技能,出色地完成国内外重大钢桥梁生产制造任务,并在全国、省、市级以及本系统焊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2年,曲岩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曲岩深知技能传承的重要性,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同事。如今,他的工作室已经培养出10名高级技师、8名技师,其中2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创新工作室不仅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更成为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的平台。依托创新工作室,曲岩与同事先后参与了美国韦拉扎诺大桥 U 形肋角焊缝焊接、港珠澳大桥焊接机器人等一系列攻关项目,为企业节约资金上千万元。
中铁山桥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群团工作部部长果丽红表示,曲岩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突出成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当工艺流程、操作技法转变为规程、代码和参数,如何用好机器人这个“新伙伴”,为企业提质增效,成为了曲岩的全新课题。曲岩说,他们的创新之路不会停歇,围绕“智能制造”,他们将继续深入钻研新技术、新技能,攻克技术难关成为新技术的创造者,不断激发产业工人的奋斗热情。
记者|河北台 齐晓彬、肖鹏,秦皇岛台 刘震
海报|孙青欣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牛作交
监制|冯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