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赤城法院:司法为民践使命,砥砺奋进谱新篇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0-17 12:21

张家口市赤城县地处燕山山脉北部山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给赤城法院的基层基础工作带来影响和挑战。2024年初,赤城法院因质效排名靠后、长期未结案积压严重和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被最高院列为全国首批相对薄弱基层法院。然而,短短一年间,这个“不起眼”的基层法院,通过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帮扶、内部管理革新和司法服务创新等举措,实现了从“薄弱”到“示范”的华丽转身。赤城法院领导班子在2024年县委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25年6月26日,赤城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调研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固本强基,加强自身建设促提升

“请问法官,你为什么这样判?我有些不理解”。面对当事人王某的质疑,甄晓静法官从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再次详细解释了判决的理由,同时又耐心讲解了几个法律专业术语。“奥,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通过全程答疑制度,王某表示息诉服判。

2025年以来,该院在张家口市中院指导下,提出了“一年脱薄出列、一年固本强基、一年争先创优”的工作思路,以打造“定分止争”张家口品牌为抓手,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推动政治建设、品牌创建与审判执行、服务大局同频共振,将全流程调解、判前阅核全程答疑等八项制度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以实质化解矛盾为导向,继续完善全流程、闭环式的纠纷治理机制。上半年,案件质效进入全市法院第一方阵,案件比、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等指标位于全省前列。

为了打破传统的审判团队自行送达模式,该院创造性地开展了集约送达工作,于2025年4月开始组建集约送达团队。该团队积极探索集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和公告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于一体的集约送达工作新模式,有效破解“送达难”问题,助力民事审判工作跑出“加速度”。送达团队承担审判团队的事务性工作,根据案件情况进行排期,研究争议焦点,能调解的先行调解,无法调解成功的,则将案件移交至审判团队进入下一步程序。自成立以来,集约送达团队累计接收案件481件,成功送达476件,送达成功率达98%,平均送达时间4.3天,促使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减少9天,为审判质效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进一步激发年轻干警的工作动力,2025年,该院将一大批年轻干警调整到领导岗位,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组织开展“赤法青年说”7期、“赤法执行说”6期、“赤法榜样”14期和低碳骑行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年轻干警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

此外,该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025年以来,邢台中院、柏乡法院、新疆和硕法院和秦皇岛卢龙法院先后来该院学习交流,共同探索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发展大局的新路径、新方法。

精准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家看看这个案例,村民之间因为宅基地问题起纠纷,最后闹到法院,其实一开始如果懂些法律,坐下来好好说,完全能避免……”。2025年7月底的一个傍晚,在赤城县三道川乡槽碾沟村“两委”会议室,该院法官张寒正拿着精心准备的案例手册,向周围的村民讲解法律知识。

2025年以来,该院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实施派出法庭包村模式,抽调精兵强将包联三个村。为了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村民生活,解决农村常见的法律困惑,三个驻村工作队避开农忙时段,选择傍晚村民相对空闲的时间开展“灯火里的法治课堂”“乡村法治夜校”等宣讲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增强普法实效,工作队精选本地典型案例,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还原案件过程,让村民“身临其境”感受法律威严。在模拟调解环节,村民们化身“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尝试化解矛盾,亲身体验“依法办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这些普法活动,将法治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乡村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的支撑与保障。

主动作为,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

“你们先别着急,慢慢说,我来给你们想办法。”2025年9月初的一天,张某和王某吵吵闹闹地来到了赤城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派驻调解法官许凤龙立即站起来,赶紧安抚双方情绪。经询问得知,张某和王某系多年邻居,今年双方因门前地块耕种问题爆发争执。为彻底化解矛盾,许凤龙法官多次上门走访,用通俗的语言讲情理、讲法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消解彼此的对立情绪。最终,在许凤龙法官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为了更深度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25年,该院选派精干力量入驻赤城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该院干警在综治中心主要负责开展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等方面的工作。截至目前,已配合调解案件93件。除此之外,赤城法院还通过走访调研,形成《赤城县民商事案件诉讼密度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探索“法院+数据+综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该院将持续发挥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为维护县域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2025年以来,该院积极探索先行调解模式,精心打造“先行调解团队+速裁团队+专业法官合议庭”协同运作的全链条诉讼服务机制。先行调解模式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在事实清楚、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引导双方通过非诉方式高效化解矛盾,具有诉讼成本低、在诉时间短和纠纷化解实三个优势。目前,通过先行调解模式已结案425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2025年以来,该院继续深度参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依法对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官聚焦文件制定主体资格、职权边界、程序规范及内容合法性四大维度,细致核查是否存在超越权限、与上位法冲突、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等问题,通过提出审查意见、提出修改建议等方式,将司法监督嵌入行政决策前端,既为政府行政行为划定法治边界,也从源头上预防行政争议,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截至目前,该院已参与制定规范性文件6份。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25年5月,该院赴北京市延庆区法院参观学习,学习延庆区法院环境资源案件审理方面的经验,并就强化司法协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进行深入座谈。2025年7月,该院主动延伸司法触角,联合赤城检察院发布《司法保护令》,明确了大海陀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以及违反保护令的法律后果,为保护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靶向发力,筑牢企业发展防护盾

“你们企业目前发展面临哪些困难?你们对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什么建议呢?”2025年9月的一天,该院院长在走访赤城县某企业时与该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详细解答该企业负责人关于企业在运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经营、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2025年以来,该院继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保障。将包联的20个民营企业划分给具体法官,实现“一对一”精准服务,先后为企业解决劳动争议问题11个,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效化解商事纠纷,严惩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优化涉企案件审理流程,缩短诉讼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积极延伸司法服务,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帮助企业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减少法律纠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该院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为企业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领域开拓新赛道注入司法动能;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9次,为企业追回资金100余万元,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该院正以坚实有力的司法举措,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未来的日子里,赤城法院将如一棵扎根于法治沃土的参天大树,努力荫庇一方。他将以司法为民为枝叶,为百姓遮风挡雨;以砥砺奋进为根系,汲取大地的营养,茁壮成长。在岁月的长河中,赤城法院将以初心为笔,以担当为墨,续写更多与公平相关、与民心相连的新篇章。

记者|付建岭

通讯员|岳文众、刘树槟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邓菲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