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动员】走进小学英语——“英”你而来“语”你同行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1-08 13:15

提到小学英语,有的爸爸妈妈可能“孩子这么小,有必要学英语吗?”“反正以后还要学,现在晚点也没关系吧?”但实际上,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远不止“记几个单词、背几句对话”,它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邀请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英语教师郭晓媛分享。

主持人:郭老师,您先说说小学英语为什么这么重要?

郭晓媛:小学英语学习:不止是“学语言”,更是“打基础、拓视野”的关键期

首先,小学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错过难弥补。

心理学研究表明,6-12岁是儿童语言中枢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力更强,模仿能力也更灵活,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能轻松吸收新的语言信息。比如,小学生学英语发音,往往比初中生、高中生更自然;记单词时,也更容易通过“场景联想”(看到苹果想到“apple”)形成长期记忆。如果等到初中再开始学,孩子不仅要面对更复杂的语法知识,还要克服“怕说错、怕发音不标准”的心理障碍,学习难度会大大增加。小学英语的核心,就是帮孩子抓住这个“敏感期”,打下“敢听、敢说、能模仿”的语感基础,让后续学习更轻松。

其次,小学英语能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很多家长觉得“小学英语学的都是基础,以后很容易补上”,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小学阶段培养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会影响孩子未来十几年的学习。比如,通过“英文儿歌学单词”“动画片段练听力”,孩子会发现“学习可以很有趣”,从而养成“主动找兴趣点学知识”的习惯;通过“课堂上举手说英语”“家庭里和家长玩英语游戏”,孩子会建立“不怕犯错、愿意尝试”的自信心。这些习惯——“喜欢学、敢尝试、能坚持”,比“背会100个单词”更有价值,能让孩子在初中、高中面对更难的英语知识时,依然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最后,小学英语是打开“国际视野”的第一扇窗,不止是语言。

英语从来不是“孤立的文字”,它背后藏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和生活方式。小学英语学习,正是帮孩子“跳出课本看世界”的开始:读“Peppa Pig”时,感受不同家庭的沟通方式;唱“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时,发现“原来身体部位可以这样用英语表达”。这些看似“零碎”的内容,会让孩子意识到“世界上还有不同的语言和生活”,慢慢养成“理解差异、尊重不同”的思维。这种“国际视野”的萌芽,比单纯的语言技能更能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未来无论学习、工作,拥有“多元视角”的孩子,总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小学英语不是“提前学完初中内容”的“军备竞赛”,也不是“为了考试加分”的“工具”,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启蒙钥匙”——帮孩子抓住语言敏感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打开看世界的窗户。重视这个阶段,用科学、有趣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收获的将不止是“会说英语”,更是“愿意探索、敢于尝试、视野开阔”的优秀品质。

主持人:很多家长困惑:“怎么才能让孩子不抵触英语?”“为什么孩子背单词总偷懒,看英文动画却能坐很久?”小学阶段怎样培养英语兴趣

郭晓媛:可以把“学”变成“玩”,让孩子主动爱上英语。

其实,小学阶段的英语兴趣培养,核心不是“逼孩子学”,而是“让孩子觉得英语好玩、有用、离自己近”。只要用对方法,就能让孩子从“被动应付”变成“主动接触”,甚至把英语当成“喜欢的事”。

1.用“孩子的兴趣”当入口,让英语和“快乐”绑定

孩子天生不排斥“玩”,但会排斥“任务”。想让他们喜欢英语,首先要把英语和“他们爱的事”结合起来——喜欢动画,就从英文动画入手;喜欢唱歌,就从英文儿歌开始;喜欢玩玩具,就用玩具做英语互动。

比如,孩子爱追《小猪佩奇》,就陪他看英文版:看到佩奇跳泥坑,一起学“jump in the mud”;听到佩奇说“Goodnight, Mummy”,睡前就模仿着说;甚至可以和孩子玩“佩奇角色扮演”,你当“Mummy”,孩子当“Peppa pig”,用简单的英文对话还原剧情。孩子会觉得“英语不是课本上的字,是佩奇说的话”,自然愿意学。

再比如,孩子喜欢唱歌,就教他《Baby Shark》《Row Row Row Your Boat》这类节奏简单、歌词重复的英文儿歌:边唱边做动作,唱到“Baby Shark”就比出小鲨鱼的手势,唱到“row the boat”就做划船的动作。孩子在跟着唱、跟着跳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记住“shark”“boat”这些单词,还会因为“学会了一首英文歌”而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兴趣的“种子”。

2.把英语放进“生活场景”,让孩子觉得“英语有用”

很多孩子觉得“英语没用”,是因为他们只在课本上、作业里接触英语,和生活完全脱节。其实,生活里处处是英语“练习场”,只要家长多花点心思,就能让孩子发现“英语能帮到自己”。

比如,吃早餐时,指着牛奶说“milk,你昨天喝的就是它”;给孩子递玩具时,说“Here you are(给你),喜欢这个car吗?”;出门看到红灯,随口问“Red light是什么意思呀?你猜猜”——这些简单的互动,不用特意安排“学习时间”,却能让孩子意识到“英语就在身边,还能说清楚东西”。

甚至可以和孩子玩“生活小任务”:让孩子当“小翻译”,去超市时帮你认“milk”“egg”的包装;吃零食时,让他读包装袋上的“apple flavor”(苹果味)。当孩子发现“自己能看懂、能帮上忙”,会觉得“英语真有用”,这种“有用感”比任何奖励都能激发兴趣。

3.用“正向反馈”护信心,让孩子敢开口、不怕错

很多孩子抵触英语,不是“学不会”,而是“怕说错”——刚说一句“apple”,就被纠正“发音不对”;刚想表达,就被打断“你应该说……”。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我说不好,不如不说”,兴趣也会慢慢被磨掉。

其实,小学阶段的英语,“敢说”比“说对”更重要。孩子说“water”读成“wata”,不用急着纠正,先笑着夸“你愿意用英语说,太棒啦!我们一起听听标准的发音,你觉得像不像?”;孩子用错句型,说“I like apple”,不用否定,而是接一句“对呀,I like apples too!我们一起说‘I like apples’好不好?”。

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低压力的表达场景”:比如每天睡前花5分钟,让孩子用“一句英语”分享今天的事——哪怕只是“Today I ate an apple”,也鼓掌夸他“说得真清楚”;孩子学会一个新单词,就让他当“小老师”教你,你故意读错,让他纠正你。孩子会因为“被肯定、被需要”,越来越敢开口,而“敢开口”,就是兴趣的“保护伞”。

4.家长“放下焦虑”做榜样,让孩子感受“英语不严肃”

很多时候,孩子对英语的抵触,其实是受了家长的影响——家长总说“你要好好背单词,不然以后跟不上”,孩子会觉得“英语是压力”;家长自己说“我英语不好,帮不了你”,孩子会觉得“英语很难”。

其实,家长不用做“英语老师”,只要做“陪孩子玩英语的伙伴”就够了: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学英文儿歌,哪怕跑调也没关系;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英文绘本,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说“这个词妈妈也不会,我们一起查字典好不好?”;甚至可以“故意示弱”,让孩子教你他刚学的单词。

孩子会发现“原来妈妈也在学英语,英语不是只有我要学的任务”,还会因为“能教妈妈”而更有动力。更重要的是,家长放松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英语不严肃、不可怕”,这种轻松的氛围,才是兴趣生长的“土壤”。

小学阶段的英语兴趣培养,从来不是“逼孩子多学一点”,而是“让孩子多感受一点快乐”——让英语变成“佩奇的对话”“喜欢的儿歌”“生活里的小帮忙”,孩子自然会主动靠近。只要我们少一点“任务感”,多一点“游戏感”,少一点“纠错”,多一点“鼓励”,每个孩子都能爱上英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最珍贵的“兴趣基础”。

主持人:同学们现在学的冀教版的小学英语,不同年级有什么侧重点?

郭晓媛:冀教小学英语教材围绕“兴趣优先、交际为主、衔接初高中”编写,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内容重难点差异明显,需结合孩子认知规律逐步推进。

一二年级特点:英语启蒙,此年级学校尚未正式开设英语课,每个学校的英语学习并不统一,但这个年级是掌握英语方法的大好时期。一定要多看、多听、多读

学习建议:

1.学习自然拼读,为后期正式学习打好语言及拼写基础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帮助孩子完成自发学习。

3.不要贪多,不尊重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的安排不但没有好的效果,还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及英语学习的热情。

三年级特点:各学校正式开始英语,并有正式的考试;大家对英语的学习要正规化、系统化、长期化。

1.主动听-获得语感是前提

2.大胆说-建立自信是保障

3.广泛读-拓展视野是关键

4.用心学-综合运用是目的

学习建议:

记忆背诵单词 +课文是重点。

1.摆脱好玩的心态,把英语当成一门主科。

2.此阶段要完成从“读”到“记”得转型,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和英语书写习惯。

3.不要纯粹以孩子的喜好作为安排学习的标准

否则造成了学习的分散化和碎片化

收不到系统学习的好处;

英语不是兴趣班,有没有兴趣都滴学

四年级特点:英语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开始出现补全句子,作文等难度较大的题目。很多三年级成绩不错的孩子,基础知识扎实不牢固,四年级成绩就会下降的很明显

学习建议:

词汇量,口语,阅读,写作,要着重练习。

端正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能放任自流。

冷静分析下降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方案和策路。

落实到位无论背记读写,严格按照表准来执行,不达标准不罢休。

五六年级特点:考试进入小升初的考察范围。孩子要开始为小升初做准备。任重多,压力大。

学习建议

加强词汇量,口语,阅读,写作的学习。小升初的准备。英语成绩不够的同学,要迎头赶上,摸清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提高竞争力。英语成绩不错的同学,则要精益求精。从细节上高标准,严要求。争取让英语成为自己的一张王牌。

主持人:学校有教学计划,同学们跟上节奏学习,也需要家庭完成配合,家长朋友可以怎么做?会有哪些不小心走进的家庭教育误区

郭晓媛:误区一:“静待花开”等同于“撒手不管”

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视了默默耕耘。

静待花开是对结果的不强求但不是对过程的不作为。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指引。

成长是孩子的责任,浇水是我们的责任

误区二:老师,我家孩子就是快乐就行

什么是快乐教育?

错误的“快乐教育”:让孩子轻松一点,要求放低一点,有点困难就不做了或家长代做。这是日常宠孩子的“快乐”

平庸的快乐,娱乐的快乐是不用教的。看娱乐节目的快乐,看电影的快乐,游戏的快乐是不用教的。作为教育的快乐,是需要教的。“快乐教育”的“快乐”,不是生而就有的安逸的快乐、懒惰的快乐。而是让孩子去感受投入地做一件事的快乐,是要让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克服困难后产生的快乐,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的快乐。

记者|陈若曦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谷曼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