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直播
理想照耀中国│阜平:山沟沟里换新颜

阜平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太行山区,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红色热土。1937年聂荣臻司令员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人口不足9万的阜平县人民供养了9万子弟兵,2万多人参军,5千余人为抗战献出了生命,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大贡献。但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等局限,阜平曾长期陷于贫困之中。1982年,当聂荣臻元帅得知阜平人民依然贫穷时,眼含热泪地说:“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聂帅的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深地铭记在心。2012年12月29日到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阜平,深入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工作,进村入户看真贫,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如今的阜平儿女,通过自己的双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过上了幸福新生活。6月13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一起看看那里群众的幸福生活。

阜平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太行山区,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红色热土。1937年聂荣臻司令员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人口不足9万的阜平县人民供养了9万子弟兵,2万多人参军,5千余人为抗战献出了生命,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大贡献。但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等局限,阜平曾长期陷于贫困之中。1982年,当聂荣臻元帅得知阜平人民依然贫穷时,眼含热泪地说:“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聂帅的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深地铭记在心。2012年12月29日到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阜平,深入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工作,进村入户看真贫,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如今的阜平儿女,通过自己的双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过上了幸福新生活。6月13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一起看看那里群众的幸福生活。

2021-06-12 16:50:39

今日河北 · 张家口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河北》6月14日推出张家口篇。张家口是河北省西北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是东方人类故乡,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这里,曾是蒙汉互市之所,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从这里摇响对外贸易的驼铃;这里,是现行长城最多、时代跨度最大的地区,素有 "长城博物馆" 的美称。雄伟的大境门以其和平、开放、繁荣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来,这座“塞外山城”逐渐变成人们眼中的“国际张”。 知之深,爱之切。2017年1月23日和2021年1月19日,总书记两次冒着严寒亲临张家口视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张家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牢记殷殷嘱托,担负时代使命。张家口市抢抓历史机遇,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两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加快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6月14日上午10点河北卫视、冀时客户端同步直播。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河北》6月14日推出张家口篇。张家口是河北省西北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经是东方人类故乡,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这里,曾是蒙汉互市之所,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从这里摇响对外贸易的驼铃;这里,是现行长城最多、时代跨度最大的地区,素有 "长城博物馆" 的美称。雄伟的大境门以其和平、开放、繁荣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来,这座“塞外山城”逐渐变成人们眼中的“国际张”。 知之深,爱之切。2017年1月23日和2021年1月19日,总书记两次冒着严寒亲临张家口视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张家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牢记殷殷嘱托,担负时代使命。张家口市抢抓历史机遇,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两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加快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6月14日上午10点河北卫视、冀时客户端同步直播。

2021-06-12 14:30:44

理想照耀中国|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掀开新篇章

深圳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设立的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地方调研,就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在深圳的第一站,总书记选择了前海,在这里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考察调研。昔日的滩涂,如今高楼林立,一派勃勃生机。 6月12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再次带您从“拓荒牛”到“前海石”,走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感受“特区中的特区”的一派生机勃勃。冀时客户端进行视频直播,敬请关注。

深圳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设立的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地方调研,就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在深圳的第一站,总书记选择了前海,在这里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考察调研。昔日的滩涂,如今高楼林立,一派勃勃生机。 6月12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再次带您从“拓荒牛”到“前海石”,走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感受“特区中的特区”的一派生机勃勃。冀时客户端进行视频直播,敬请关注。

2021-06-11 19:53:16

今日河北 · 承德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河北》6月12日推出承德篇。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塞罕坝精神作为在承德大地孕育发展的一面鲜红旗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德坚持绿色发展,自觉担负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桥”和“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把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6月13日上午10点河北卫视、冀时客户端同步直播。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河北》6月12日推出承德篇。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塞罕坝精神作为在承德大地孕育发展的一面鲜红旗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德坚持绿色发展,自觉担负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桥”和“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把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6月13日上午10点河北卫视、冀时客户端同步直播。

2021-06-11 15:30:18

理想照耀中国│新疆达西村:民族团结促发展 盐碱地变成小康村

达西村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曾经是盐碱严重、人烟稀少的贫瘠之地,“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达西”意为盐碱地,恰当描述了这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的小村。1980年起,达西村开始进行农村改革,开挖排碱渠,种植防风林,发展生产,壮大集体经济。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达西村考察,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发动群众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殷切希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回信,祝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达西村,各族村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硬是从盐碱地上踏出了一条致富路,昔日的贫困村也变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小康村。 6月10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到具有“南疆第一村”美誉的达西村去看一看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村民新生活。

达西村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曾经是盐碱严重、人烟稀少的贫瘠之地,“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达西”意为盐碱地,恰当描述了这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的小村。1980年起,达西村开始进行农村改革,开挖排碱渠,种植防风林,发展生产,壮大集体经济。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达西村考察,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发动群众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殷切希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回信,祝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达西村,各族村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硬是从盐碱地上踏出了一条致富路,昔日的贫困村也变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小康村。 6月10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到具有“南疆第一村”美誉的达西村去看一看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村民新生活。

2021-06-09 16:51:49

理想照耀中国│四川映秀:用生命谱写战歌 让世界点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8.7万人遇难,受灾群众达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迅速组织起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抗震救灾活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无数人在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父母用臂膀为孩子撑起生命的空间,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在地震废墟上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在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计划。2010年9月底,重建任务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大超过灾前水平。6月8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详细了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及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8.7万人遇难,受灾群众达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迅速组织起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抗震救灾活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无数人在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父母用臂膀为孩子撑起生命的空间,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在地震废墟上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在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计划。2010年9月底,重建任务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大超过灾前水平。6月8日,“理想照耀中国”系列联合融媒直播将带您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详细了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及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

2021-06-07 21:54:13

共8965条记录,每页20条,当前第355/449页    第一页|上一页|下一页|最末页  转到第页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