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网
责编:杨磊
时间:2025-11-09 17:41
30个小时就能完成一颗卫星的生产下线,这就是“未来之城”的速度与创新。
前不久,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完成生产下线,这标志着雄安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跨越。
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李庆:“雄安1号卫星就是在这条产线上实现的装配跟下线。我们这条产线虽然只有大概500平方米的占地,但是我们能够实现年产百颗以上平板卫星的产能。它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从卫星开始进行预组装,到进入到流水线上开始自动化装配,整个流程大概是30个小时,相比传统的7天,大概能够提效80%以上。”
一颗卫星的下线,背后是雄安新区整个空天信息产业的崛起。如今,雄安已汇聚空天信息领域企业60余家,形成了新区首个较为完备的创新主链条。
作为一家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领域高新企业,2025年初,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跟随链主企业中国星网落户雄安,用“当年注册、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下线”的效率,印证了雄安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活力。
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耀中:“这边的空天信息产业的要素聚集非常显著,已经有中国星网、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等一系列的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的这些大的总部型企业落地,会天然吸引我们这些产业链上游或者是下游的相关企业聚集到这边。我们要贴近链主企业来进行信息沟通、产品设计,包括我们的生产制造。我们相信扎根于雄安,未来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
文 案:赵娇莹
配 音:康紫祎
后 期:郭晶璇
海 报:郭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