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11-07 19:10
冀时客户端报道 深耕风工程研究20余年,不断破解"风的密码",守护工程安全。《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今天带您认识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宽。
日前,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刘庆宽及其团队刚刚对一个内蒙古的光伏项目完成了设计改良。通过他们的结构设计优化,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抗风能力,还降低了至少15%的建设成本。
2007年,在日本学习风工程的刘庆宽一回国,就着手组建风工程研究团队。由于当时国内可以开展试验研究的大气边界层风洞不多,因此,他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建出了一座风洞实验室。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青年教师 靖洪淼:
我们的风洞是国际首创的回直流可变双实验段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它可以实现最高风速80米每秒的风速,而且还能模拟从细雨到暴雨的各级降雨。
有了风洞这一科研利器,让团队的风工程研究驶上了快车道。从哈尔滨大剧院到三亚河心岛桥,从马来西亚的跨海大桥到塞尔维亚的电厂……刘庆宽团队先后为国内外300余个重大工程进行了抗风专项研究,其精准的数据和创新的方法,不仅为这些重大工程塑造了超抗风的韧性"骨骼",还避免了工程投资的浪费。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青年教师 康迎杰:
比如之前我们遇到过一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厂大跨度煤棚钢结构项目,最初因为没有做风洞实验,造成它的(设计)用钢量很大、成本也很高。刘老师带着我们认真地完成这个实验,大幅减小了用钢量和成本。后来这个工程还获得了中国钢结构的金奖。
2022年北京冬奥会,刘庆宽及其团队还成功完成了冬奥会赛场防风网设计建设任务。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庆宽:
不仅要让风速控制在每秒3.5米以下,还要透光平整,并且还要经得起强风造成的拉力检验,给我们的挑战是很大的。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青年教师 杨伟栋:
设计研发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一个测压孔的位置有偏差,一个风洞实验数据不闭合,我们都得推倒重来。因此在比赛的时候,当我看到我们设计的防风网出现在赛场的时候,我就非常激动,非常自豪。
20多年间,刘庆宽带领团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编国家和行业规范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重要论文200多篇,两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刘庆宽:
风工程研究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会继续把研究做深做实,同时加强成果应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河北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设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