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0-31 17:32:14
2025年全国泌尿健康日以“守护泌尿健康 共筑生命防线”为主题。为帮助大家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科普知识,实现早诊早治,我们推出大型泌尿健康公益科普专栏连载——《泌尿健康100问》,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瞿长宝教授及其团队,共计15位临床专家,就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常见问题全面系统为大家做权威讲解。每期内容也将同步发布在河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冀时”客户端、河北广播电视报新媒体组合平台,大家也可以从各平台详细了解《泌尿健康100问》科普知识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本期由主讲人瞿长宝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肾癌。接下来是分讲人贾江华副主任医师、王东彬主任医师解答《泌尿健康100问》中53-59问。

瞿长宝,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药学会泌尿男科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杂志20余篇,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财政厅医学重点项目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4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获2020年度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了解“无声”的肾癌
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肾癌可以说是最为隐匿的“潜伏者”,它既不像前列腺癌那样可以因与其他疾病的共享症状而引起警惕,也不像膀胱癌由明显的血尿而被发现,它在早期就像黑暗中破坏堤坝的蝼蚁,悄然啃噬着正常的肾脏,不发出一点声音,一旦发展到后期,就会以远处转移或者静脉癌栓的方式给人体健康带来最致命一击。所以肾癌的发现,健康体检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检意识的提升,肾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发现肾癌时处于早期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接下来我带您一起详细了解这个“沉默的杀手”。
肾癌又可称为“肾细胞癌”,是肾脏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类型。它下面又细分成很多种亚型,这些亚型恶性程度不一,治疗效果差异也较大,在所有肾细胞癌中,肾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肾癌病例的70%以上。除透明细胞癌外,常见的还有乳头状肾细胞癌,大约占10%;嫌色细胞癌,大约占5%;还有集合管癌、髓样癌等少见类型。透明细胞癌进展相对缓慢,治疗效果整体较好,而集合管癌恶性程度较高,发病隐匿且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嫌色细胞癌生长缓慢,转移风险较低,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高。所以病理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是临床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针对肾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都是围绕着肾透明细胞癌来进行的,本文科普也主要针对于肾透明细胞癌。
沉默的“潜伏者”
——早期肾癌的特点
肾癌在早期通常没有典型症状,即便是肾癌已经长到一定程度,肿瘤已经发展到鸡蛋大小,但只要没有侵犯肾盂形成血尿,就会有很大几率没有任何表现,或者仅有轻微的腰部酸胀不适感,这种感觉很容易被患者认为是劳累,从而被忽略。肾脏的解剖位置也比较深,因此也很难在体表触摸到肾脏的肿块,它早期出现疼痛的概率也非常低,常规抽血检查也没有什么特异性的指标用来提示,因此早期很难通过患者的自我感觉来发现。当肿瘤继续进展,侵犯了周围组织或血管,就有可能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侵犯了肾盂,就可能出现血尿;侵犯周围神经,就可能出现腰疼等等。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肾癌三联征”——血尿、腰痛、腹部肿块。但需要注意的是,“肾癌三联征”同时出现的概率仅为10%左右,且一旦出现典型的三联征,那么就意味着肿瘤已进入中晚期,患者的预后就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了。肾癌还有一个特点,它有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高血压、贫血或红细胞增多、血钙升高、发热、乏力等等,我们称之为肾癌的“副瘤综合征”。这些症状表现不一,个体化差异很大,没有特异性,出现的概率和程度也都没有固定规律,所以临床上很难通过这些症状来提示肾癌的发生。不过如果当肾癌诊断较为困难时,患者是否伴有副瘤综合征可以作为辅助证据来帮助医生进行判断。
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症状,那么定期的健康体检就非常重要了,80%以上的早期肾癌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B超对于肾癌是较为敏感的,而且B超检查简单便捷,普及性高,在各级体检单位已基本全覆盖。所以每年健康体检时一定要进行泌尿系B超的检查。如果B超检查提示或怀疑肾脏有异常回声,那就一定要及时到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核磁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肾癌,并且结合肿瘤的大小、位置、血供情况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等因素,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建议对于无肾癌家族史、无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普通人群,应从40岁开始,每年体检做泌尿系B超;而对于有肾癌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的高危人群,筛查起始年龄应提前至30-35岁,且筛查频率应增加至每半年一次。
现代化的检查手段
——让肾癌无所遁形
肾癌诊断主要依靠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肾脏CT平扫加增强扫描或者肾脏核磁共振扫描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是肾癌首选诊断方式。通过CT或核磁检查,可以看到肾脏在什么地方形成了肿瘤,有多大,有几个,深度如何,位置在哪等等,可以非常直观地为医生提供肾癌的全部信息,进而为临床分级分期提供证据,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支持。当然,个别肾癌影像学特征也不典型,在CT或核磁中不能有效明确其性质,这个时候,经过充分的病情评估,可以采取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方式,取出一些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而确定疾病性质,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最直接的证据。通常情况下,影像学检查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穿刺活检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所以临床上并不常规采用穿刺活检。此外,我们还有核医学检查的手段可以利用,比如PET/CT,可以通过病灶对特定药物的代谢摄取对比,帮助我们来判断病变性质,可以从头到脚全面检查肾癌是否出现转移,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手术药物相结合
——肾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肾癌治疗的核心目标就是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肾功能、降低复发风险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体治疗方案一般要参考肿瘤分级分期、患者年龄、基础病情况等综合制定。
早期肾癌,即局限于肾脏内、未侵犯肾周脂肪或肾静脉,且无远处转移的局限性肾癌,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其中,又以肾部分切除术和肾根治性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为主。顾名思义,肾部分切除术即切除包含肿瘤在内的一部分肾脏,保留大部分肾脏,这样就有效保护了患者肾功能,提高了术后肾脏功能储备。肾部分切除术适合肿瘤直径≤4cm的小肾癌,或患者仅有单侧肾脏、存在慢性肾病风险的情况。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与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现在部分较大体积的肾癌或靠近肾门部位的高难度肾癌也能够尝试做肾部分切除术了,术后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根治性肾切除术,且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达90%以上,与根治术疗效相当。而肾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直径>7cm或在肾静脉内形成癌栓的患者。手术需切除患侧整个肾脏,包括肾周脂肪囊、肾周筋膜等,以彻底切除原发肾癌病灶。无论是肾部分切除术还是肾根治性切除术,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来完成,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是肾癌治疗中预后最好的一种情况。
中期肾癌,学名称为局部进展期肾癌,指肿瘤已侵犯肾周脂肪、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或侵犯邻近器官,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这类患者原则上以肾根治性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以期完整切除癌变,减少患者肿瘤负荷,降低复发与转移几率。但因癌变体积较大,或侵犯周围器官或形成下腔静脉癌栓等原因,导致手术难度明显增大,手术风险也显著升高,需要在术前进行详细的综合评估,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多学科联合会诊,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晚期肾癌,即转移性肾癌,患者常出现肺转移、骨转移或肝转移等,这一期肾癌是疾病发展到最末期阶段,治疗原则从手术切除“根治”转变为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在这一期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各大专业指南的共识。靶向治疗是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或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控制肿瘤生长。而免疫治疗,具体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主要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加强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从而抑制肿瘤进展。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转移性肾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尤其适合靶向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目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成为转移性肾癌的首选一线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
肾癌的预防
虽然肾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针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显著降低肾癌的发生风险,实现从“早发现”到“早干预”的预防目标。其中戒烟、控制体重与血压、减少高脂饮食与高糖高盐的摄入、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肾癌发生风险。对于家族中有肾癌病史的患者,还要提早定期每年健康体检,增加筛查频率,都可最大程度降低肾癌的危害,让这个“沉默杀手”远离我们的健康。
贾江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河北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及工作秘书,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儿童健康学会小儿泌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53.小儿肾积水怎么治疗?
小儿肾积水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核心是根据病因、积水严重程度、肾功能状态、患儿年龄及症状制定方案,并非所有情况都需立即干预,主要分为“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三大类,还需要根据不同分型决定不同原则。新生儿重度肾积水:肾功能出现严重损害,手术医生技术能力、麻醉、监护和管理条件都具备者,可以尽早行手术治疗,目的解除梗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手术后复发性肾积水:初次行内镜、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后再次梗阻,医生能力具备者,可再次行手术治疗。新生儿(1个月内)肾积水不建议手术治疗,除非出现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呼吸、喂养等情况,或者肾积水破裂、巨大肾积水超声系列随访明显加重。新生儿、婴幼儿不同年龄段对于麻醉和手术以及手术后护理的耐受条件不一样,手术条件也不一样。新生儿肾盂、肾盏及肾小管顺应性好,即使随诊观察,肾功能损失也很小。1个月内新生儿肾脏功能不成熟,肾核素检查结果不可靠,不能以此为标准来评判是否需要手术,应该结合利尿肾核素显像和超声系列随访结果,综合判断。
54.小孩子做全麻手术会损伤大脑吗?
全麻是否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取决于多种因素,麻醉方式、患儿个体情况以及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等。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常规全麻手术会对健康儿童的大脑造成长期损伤。主流医学研究显示,对于健康儿童,单次、短时间的全麻手术,术后在认知、行为、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未接受全麻的儿童相比,未发现显著的长期差异。并且现代儿童专用麻醉药物,起效快、代谢也快。手术结束后,药物会通过身体代谢迅速排出,不会在体内长期蓄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多为暂时的。麻醉医生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精准计算并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全程监测生命体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麻醉的短期影响通常可逆,而必要的手术治疗收益远大于潜在风险。家长应与主刀医生及麻醉师充分沟通,了解个性化评估后再做决定。
全身麻醉可能引起术后短暂的认知模糊、嗜睡或情绪波动,通常数小时至数天内恢复,重复或长时间麻醉可能影响幼年大脑发育。3岁以下儿童或妊娠晚期胎儿需谨慎评估非紧急手术的麻醉必要性,但必要手术不应因担忧而延误。手术中若发生严重缺氧或循环问题,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但麻醉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会实时监测并干预。
55.孩子这么小做肾积水手术会不会对以后生育或者性生活造成影响?
常规情况下,儿童肾积水手术不会对未来的生育能力或性生活造成影响。肾积水手术的核心是解决肾脏或输尿管的结构问题,比如狭窄、梗阻等,以恢复尿液的正常排出,保护肾功能。它与生殖系统和性相关功能分属不同的生理系统,手术操作本身不涉及生殖器官。肾脏属于泌尿系统,主要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而生育能力依赖生殖系统(男性的睾丸、女性的卵巢等),性生活功能则与生殖器官及神经系统相关。两者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完全独立。无论是传统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如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医生的操作范围都集中在肾脏、输尿管等泌尿系统器官,会刻意避开生殖相关结构,一般不会对其造成损伤。
虽然常规手术安全,但存在三种罕见情况可能间接产生关联,术前医生会详细评估并告知:
合并先天畸形:少数肾积水患儿可能同时伴有生殖系统的先天畸形(如隐睾、生殖道梗阻等)。这种情况下,影响生育的因素是先天畸形本身,而非肾积水手术。
极罕见手术意外:任何手术都存在极低概率的意外风险。如果手术中因特殊情况意外损伤了邻近的生殖血管或神经,才可能对生育或性生活产生影响。但这种情况在正规医院、经验丰富的团队操作下几乎不会发生。
手术后粘连风险:对于女性患儿来说,行经腹手术治疗会导致腹腔存在一定粘连可能,尤其是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会导致盆腔存在一定粘连风险,理论上存在输卵管伞粘连可能,有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但是这属于所有经腹手术会出现的风险,并非单纯肾积水手术导致的。
56.在孕期能避免宝宝肾积水吗?怎么预防?
在妈妈怀孕期间,无法完全预防小儿肾积水,因为多数肾积水是由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引起的,这些因素通常与胎儿发育过程中的遗传或随机变异有关。不过,可以降低风险或早期发现干预。保持健康孕期、定期产检、出生后密切随访。如果产检发现胎儿肾积水,不必过度焦虑,大多数孩子预后良好,部分需出生后治疗。建议咨询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制定随访计划。
57.手术机器人可以用于小儿肾积水吗?有哪些优势吗?
是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包括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再植术等,适用于治疗肾积水,尤其是复杂病例。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更高精度,减少组织损伤:3D高清放大视野(10-15倍),清晰显示细小的输尿管、血管和神经,最大限度避免误伤。机器人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狭小的儿童腹腔/后腹膜空间里面精准缝合,机器人机械臂可540°旋转,并且不会出现类似人手的抖动问题,通过操作台控制可实现机械臂每一针都均匀缝合,比手工或者腹腔镜手术缝合更精细更准确。
2.更少出血,更快恢复:微创小切口(仅0.5-1cm的3-4个孔),出血量通常<10ml,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缩短,部分患儿术后2-3天即可出院(开放手术需5-7天)。
3.降低并发症风险:吻合口狭窄率更低,精准缝合减少术后尿漏或梗阻风险。减少输尿管扭曲,机械臂稳定性优于人手,减少抖动。
4.适用于复杂或二次手术:对肥胖儿童、解剖异常或既往手术粘连的病例更具优势。
目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已经成熟开展机器人小儿肾积水手术,累计病例近100例,最小病号1个多月,彰显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团队的实力。机器人手术是小儿肾积水治疗的最优选择之一,尤其适合需高精度操作的复杂手术。家长可咨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团队,结合病情、费用等情况综合选择。

王东彬,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肾癌协作组成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泌尿男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58.肾癌近年来的发病率高吗?
全球范围,2022年全球肾癌发病人数约为43.5万例。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肾癌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约为2∶1。
关于肾癌发病进展速度,肾癌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肾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1-5年,平均约3-5年。但如果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病情进展可能加快,可能2-3年就进入晚期,甚至更短时间。而如果是高分化肿瘤细胞,相对较温和,发展相对慢些。
59.老年人易患肾癌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易患肾癌的原因常见有:1.机体功能衰退:老年人免疫功能、代谢功能等逐渐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使机体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减弱;代谢功能减退会影响肾脏对有害物质的排泄,导致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增加了肾脏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2.合并疾病较多: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脏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进而促使肾脏细胞发生恶变。
读者问答:
来自衡水的王先生:
我今年61岁,前几天体检大夫说我肾脏上有一个阴影,大约有大枣那么大,怀疑肾脏长东西了,但我也没什么感觉,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呀?
您好,肾脏是我们人体上血供最丰富的实质性脏器之一,肾脏如果长了东西,通过B超或CT等检查,可以看到在肾脏上出现了一个不该存在的“阴影”,我们泛称其为肾脏占位性病变,这种病变分为良性和恶性。常见的良性病变有肾囊肿、错构瘤等,而恶性病变往往就是咱们常说的肾癌了。一般情况下,肾脏占位性病变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尤其是早初期,患者几乎没有感觉,大都是日常体检无意中发现的,而一旦肾脏占位性病变导致出现了临床症状一般是体积较大出现腰部憋胀不适,侵及肾盂出现血尿,侵及周围出现局部疼痛,侵及其他器官出现相应症状。当体检提示肾脏有阴影了,就应该到医院泌尿外科详细检查了。通常我们可以利用泌尿系B超与肾脏CT或核磁等方法检查肾脏,来观察肾脏是否真长东西了,如果有,那么通过测量这个病变的大小、部位、质地、强化特征等,来判断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通常我们应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肾脏手术,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管良性还是恶性,治疗效果都很好,患者预后也都很好。
来自沧州的陈先生:
小儿肾积水手术手术会留疤吗?
小儿肾积水手术是否会留疤,取决于手术方式和孩子的愈合情况。理论上讲只要有手术切口就会留疤,但是不同手术方式留下的疤痕是不一样的。
传统开放手术:会在腰部或腹部留下一条手术切口疤痕,长度通常为3-5厘米(具体因病情和年龄而异)。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仅留下1-3个微小切口(约0.5-1厘米),甚至部分患儿可以选择环脐切口,疤痕更隐蔽,恢复后可能仅剩细小白线。
现代微创技术手术疤痕明显小于开放手术。多数孩子恢复后的疤痕较轻微,且随年龄增长逐渐淡化。若担心疤痕问题,术前可与医生讨论优先选择微创手术,从源头减少疤痕大小和数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术后避免感染、减少张力(如避免剧烈运动)可改善愈合,使用抗疤痕药物(如硅酮凝胶),避免孩子抓挠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能有效预防疤痕增生。
孩子的个体差异,孩子皮肤修复能力比成人强,疤痕通常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浅。但如果孩子属于疤痕体质(极少情况),疤痕可能会相对明显,术前可与医生提前沟通。也可咨询皮肤科医生进一步处理。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