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温情守护 照亮独居老人生命之光——深圳龙岗回龙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筑特殊群体关爱网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责编:李明朝

时间:2025-03-17 10:42

2025年除夕上午,深圳市龙岗区回龙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刘先生和林女士敲开招商小区一扇特殊房门,及时救下因药物过量昏迷的67岁独居老人朱先生。这场生死救援的背后,是社区持续7年的温情守护与跨部门联动帮扶的动人故事。

 

七年帮扶织就生命守护网

2016年,因严重脑血管疾病导致半失能的朱先生迁居深圳龙岗。回龙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将其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建立“一人一档”服务方案,每月安排社工上门探访;联动街道办为其申领重疾困难补助,协调三甲医院专家定期问诊;通过残联对接专业康复师,每周三次上门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朱叔的冰箱总备着应急药品,水电费代缴、医保报销都是我们跑腿。”社工林女士翻动着厚达200多页的服务记录说道。

社区党委还创新“五方联动”机制,联合物业、医疗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和志愿者团队,为朱先生搭建全方位支持体系。2023年冬季寒潮期间,社区协调物业24小时监测室内温度,党员志愿者每日送餐上门;当朱先生需赴外地诉讼离婚时,党群服务中心全程协助整理证据材料,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跟进案件。

 

司法温情延伸最后一米

尽管朱先生离婚后遭遇执行困境,社区始终未放弃努力。党群服务中心法律顾问张荧律师持续对接两地司法机关,协助收集财产转移证据,同时发动社区调解员与当事人亲属沟通。“我们正在申请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希望能为老人争取过渡性保障。”张律师表示。

除夕救援事件后,社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建由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和党员志愿者构成的特别关爱小组,每天两次上门进行心理疏导;街道办紧急拨付2万元临时救助金,残联升级康复辅具配置;社区党委书记带头成立陪护专班,确保24小时应急响应。“朱叔现在每天都能吃到党员志愿者送来的家常菜,笑容渐渐多了。”社工刘先生欣慰地说。

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这场跨越七年的守护,折射出深圳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龙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刘威介绍,该社区通过“智能监测+人工巡访”模式,为58户特殊家庭建立动态关爱台账,2024年成功干预危机事件12起。“我们正在开发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通过智能手环实时追踪健康数据,让科技赋能人文关怀。”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建国评价:“这种‘政府主导+社区承载+社会参与’的帮扶模式,体现了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深圳智慧。”据悉,龙岗区已将该案例纳入《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标准化手册》,未来将在134个社区推广“全周期帮扶”机制。

当记者离开时,社区活动中心正为朱先生举办元宵节关爱活动。窗台上,七年来积攒的慰问贺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深圳市龙岗区精神文明办)

记者手记

在追逐法治进步的同时,那些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温暖守护同样值得铭记。七年两千多个日夜的坚持,不仅挽救了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更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初心。当制度保障与人文关怀交织成网,便是对“老有所依”最生动的注解。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