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如何避免亲子矛盾,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来源: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

责编:孔德琳

时间:2024-02-18 23:13:41

亲子陪伴

放假在家,父母和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相互陪伴的时间,期望能够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但有时又会发现矛盾在“蠢蠢欲动”。怎样避免假期相处的亲子矛盾?如何在假期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避免矛盾三剂“针”

1. “强心针”:处理问题要共情

假期陪伴,父母首先需要一支共情的“强心针”。第一步,换位思考,平复情绪。亲子矛盾发生时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心理,平复自己的心情。第二步,理解孩子的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说出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他的,平复孩子的情绪。第三步,说出自己的期待和建议。共情之后,再来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建议,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做出适当的协调,最后才能达成一致。

2. “安神针”:相处时候有边界

有时父母会烦恼明明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孩子却不领情。此时我们就需要一支“相处有边界”的“安神针”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给予的爱要有边界,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成长,允许孩子犯错并在犯错中学会反思,让成长真实地发生。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引导孩子尊重父母的底线。慈爱而不失威严,亲密而不越边界,这样的陪伴才能形成有张有弛、彼此和谐的亲子关系。

3. “避雷针”:沟通说话讲艺术

假期陪伴孩子时,父母要认识到接纳的态度比唠叨更重要,鼓励比批评更重要,引导比命令更重要,需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避免踩中造成矛盾的“雷”。比如“否定式”:“你这个孩子从来不让人省心!”或者“攻击式”:“我怎么生了个这么懒的娃儿?”以及“命令式”:“你必须马上给我起床!”这几种说话方式很容易让亲子关系“起火”。父母需要变“否定式”为“肯定式”,先肯定孩子做得正确的一面;变“攻击式”为“倾听式”,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表达;变“命令式”为“协商式”,心平气和地表达对孩子的期待。

闲暇陪伴五“疗法”

1. 参与下厨法:积极劳动

假期陪伴孩子学习生活技能,从下厨开始。一起做饭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选择食材、讨论菜谱,交流彼此的喜好和意见。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孩了传授技巧、食物知识等,同时也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见解。通过这样的互动,家长和孩了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加深和沟通的机会。也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健康的饮食习惯。

2. 开拓眼界法:亲近自然

外出旅行也可以促进家庭关系,增强亲子情感。一家人一起旅游,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让家庭更加和谐;一起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和成长,增加亲子之间的共同话题。

3. 陪伴运动法:身体健康

爱运动的孩子,身体更健康,内心更有力量,生活更有激情,未来也更有活力。亲子运动也是实实在在的陪伴,帮助孩子更好成长和发展自己的技能。比如游泳,踢球,爬山等,孩子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从父母身上学到合作、刚强、责任、独立、勇敢、冒险和敢于挑战等各种好品质。让孩子喜欢运动、擅长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 陪伴阅读法:涵养底蕴

亲子阅读有非常多的好处: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词汇量更加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同时,让孩子思维更加灵活,逻辑更加清晰,让孩子吸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孩子受益一生的阅读力。

5. 走亲访友法:懂得感恩

陪伴孩子看望长辈,陪老人聊天,给孩子树立孝顺的榜样,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教会孩子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在感受团聚的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交往礼仪与待人接物之道,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情义、懂感恩的人。

家庭教育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一场远行。陪伴中真正的“妙方”就是对孩子耐心、用心、真心,提高陪伴质量,让孩子在充满爱意的陪伴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