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教育关注】二胎家庭如何平衡亲子关系?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雅琪

时间:2023-04-26 20:17:00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孩子,这些新生命的降临,给每个家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甜蜜的烦恼。假如把爱比作天平,一头托着老大,一头托着二宝或者三宝,我们会不会不由自主的把爱的砝码放在小一点孩子的一边呢?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在生气时对你说过:“妈妈,你就是爱妹妹比爱我更多一点!”或者“你们根本不关心我,只想着弟弟!”其实在我们心中两个孩子明明都很爱,可两个孩子都觉得对方得到的爱比自己多。那么面对一个天平多个孩子,我们作为家长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呢?我们就来聊一聊二胎这个话题。为您请到石家庄一中心理老师心理学硕士吕晓慧老师跟大家一起探讨,帮助家长答疑解惑。

问题一:晓慧老师,听说你也有两个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

有的,我家两个孩子年龄差别比较小,有时候姐姐想让我给她讲书,弟弟呢,想我陪着玩球,俩人互不相让,都希望妈妈归自己、轮流也要先轮到自己,一时间,僵在那了——我选谁,另一个都要大发脾气甚至搞破坏。我相信很多二胎的家庭也都遇到过像我一样的“分妈不均”的情况。

问题二: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呢?

(一)从父母的角度来说

1.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白天勤勤恳恳工作,下班回家还要带两个孩子,做家务,以及处理各种家庭琐事,势必让上班族的父母更加身心疲惫。你就拿我说,在学校上班,平时再加上小宝还比较小,父母难免对两个孩子的照顾、陪伴方式有所不同。照顾完小宝已经精疲力尽,再看到大宝的成绩或者不良的行为,父母会因此而出现不耐烦、态度不好等现象。

2.缺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二胎家庭里,弟弟妹妹没有到来之前,大宝是爸爸妈妈的手中宝,享受父母全部的爱。小宝的到来,看到父母围着弟弟妹转,大宝难免受到冷落和被忽视,感觉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有的大宝甚至被送到爷爷奶奶家去,孩子更是感到不开心。如果父母此时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就会使头胎子女心理产生较大的起伏波动,进而可能引发他们他不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3.此外在心理学中也有很多实验证明了,孩子的出生顺序会影响他们的状态。个体心理学对于研究孩子的出生顺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他认为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生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适应自己的成长环境,孩子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各异。家庭中的老大都经历过一段“独生子”的时期,但是随着后边孩子的出生,他们就必须强迫自己改变,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老二在家中的位置非同寻常,这是其他孩子都无法比拟的。他刚一出生,就已经有了一个与他分享父母的孩子,所以与长子相比,他更容易与人合作。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二)对孩子来说

1.在国际疾病分类(ICD)诊断标准中有一种心理障碍叫“同胞竞争障碍”,通俗地说,指的就是弟弟妹妹出生后,在老大身上发生的某种程度的情感紊乱。竞争在大宝和二宝之间是合理存在的,是一种天性。此外,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大宝的自我中心地位发生改变,当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时,大家都围着他转,随着新成员的到来,中心地位明显改变。虽然同是孩子,但后出生的那个明显更需要照顾。这时如果老大成功度过角色转换危机,促进其人格发展;如果无法顺利转换,自卑感和无能感随之产生。

2.被催促长大,对于已经有自理能力的大宝,父母自然而然会减少照顾他的精力。这些原本集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父母催促着快点长大,长成不要再让父母操心的独立自主的乖孩子。这往往会使他们叛逆、焦躁和不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三: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不厚此薄彼,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

1.早沟通,共期待:

我记得有一次陈小春在演唱会上宣布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要当哥哥的Jasper激动的在妈妈身边蹦蹦跳跳,那个开心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故而,“生二胎”征求大宝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从备孕就和老大沟通,让他可以明白家里将会出现一个弟弟或妹妹,会多一个玩伴,可以互帮互助,并和父母一起以家庭“老成员”的身份迎接新成员。还可以让老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照料孕期妈妈的事情,增强老大与即将到来的弟弟妹妹的情感链接,激发责任意识和对弟弟妹妹的期待,这样与孩子沟通到位,给予大宝足够的尊重,他也会更开心接受小宝的到来。

2.多关爱,共参与:

二宝出生后,我们要对老大多一点关爱。二宝出生后全家会非常忙碌,也容易疲惫,但不能疏忽对老大的关爱。更要看到老大想要参与照顾老二的内心需求,让他参与其中,比如我家老二刚出生的时候,我就会让老大帮着我给孩子洗澡,她可能只是泼泼水或者帮我拿一下换洗衣服,但是在她提供帮助之后,我会说:“宝宝,你太棒了,你看你给小弟弟洗的多香,妈妈今天因为你的帮助也轻松好多,晚上可以多给你讲一本书!”孩子就会特别骄傲,下次洗澡她还会主动过来帮忙,所以哪怕只是陪伴和在场,能让他们亲身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的鼓励和赞美,就会让他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获得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老大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3.爱平衡,齐成长:

做到一碗水端平。无论老大老二年龄差多少,都要公平公正。父母处事不公,孩子就会相互伤害。比如,我们常常会说:“你是姐姐,你得让着弟弟妹妹”特别是在两个孩子打架的时候,不问青红皂白,咱们可能就将矛头指向了老大。直接用“以大让小”这种道德绑架要求孩子,他们一定会感觉“不公平”,感觉委屈。就像我们总说孔融让梨,但前提是已经把梨交到了孔融手里。如果从一开始就剥夺了孔融拿到梨的机会,直接告诉他“你年纪更大,你要让着弟弟”,他也一定会不舒服。

我们很多父母觉得老大就得让着老二,其实这只会让老大更加委屈,让老二觉得自己备受关爱是应该的。让矛盾升级,相互伤害。帮助老大立威。中国家庭讲究“长幼有序”,在多子女家庭中,要建立起老大的权威,不要当着老二的面骂老大,保护老大的自尊。不仅能让弟弟妹妹对老大更加尊重,也能让老大更有责任感,能为弟弟妹妹着想,也能做出表率。

问题四:很多家长在准备生二胎的时候会担忧,家里的大孩子不接受,那么如何提前给大宝做好心理建设?

你像我怀二宝的时候,是计划之外的(这个是能说的吗?哈哈!)当时知道怀孕以后,我也很纠结,怎么跟大宝说能让孩子接受一个新成员的到来呢。我就给我们家老大买了好几本关于迎接二宝的绘本,我告诉她,妈妈肚子里现在也有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是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跟你一起玩游戏,你可以扮演妈妈照顾她。先做好铺垫,然后在怀孕的过程中让她跟你一起挑选小宝宝的衣服,每个月让她和肚子里的小朋友合影,时时刻刻都让她有参与感,特别是要告诉她,你在妈妈肚子里也是这样的。然后就是坐月子期间,这是一个让大宝很容易感到被冷落的阶段,一定不要因为迎接新生命改变了老大的生活节奏,这时候就需要爸爸们上场了,该带她去上课就上课,该陪她做作业还是要陪着。我记得当时我们老二出生时,我们专门买了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的礼物,在弟弟出生的那天告诉她,这是小弟弟送给你的礼物,现在她也特别喜欢那个乐高,每次拿出来都会说这是弟弟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我知道有一部分孩子是坚决反对要二胎的,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就要多下一点功夫,多用一点巧计谋。不让老大抵触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心底里让他觉得二宝很重要,是对他来说很重要而不是对我们父母来说,我们要告诉她你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你的爱,永远不会被剥夺。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也不要太担心,其实我们都是群居动物,小朋友更是,他们很喜欢有小伙伴一起玩,只要我们的爱给足了,孩子感受到就不会无法接受。

问题五: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家里的其他亲戚长辈在跟孩子的沟通中,容易错误引导,例如爸爸妈妈有小弟弟就不爱你了等等,家中其他长辈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让孩子以正常的心态接受、适应多胎家庭。

我记得之前网上有个案例,老大上初中的时候,爸妈曾试探性地问她,喜不喜欢小弟弟小妹妹,她当时对这件事情比较抵触,坦言不喜欢;妈妈怀孕后,没有任何人告诉她,有一次偶然亲戚来家里说:“你就要有小弟弟小妹妹啦,可要听话啦,不然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她当时听了以后觉得很委屈,原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自己,现在要把爱分享给其他人不能接受,所以她就做了很多吸引父母注意的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喜欢和孩子开玩笑、用开玩笑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大人,如果你反驳这样的大人,他们还会表示:“逗小孩嘛,那么认真干什么,等小孩长大就知道是假的了啊!”其实这种玩笑看似无意,却可能给孩子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

如果当时我们在场一定要补一句,阿姨是在跟你开玩笑呢,怎么会不爱你,反而会多一个人爱你!另外,在怀孕前,我们其实也要跟家里的亲戚朋友沟通好,见到孩子,要多讲二胎的好,多说责任,少说分享。除此之外,我记得当时我们生二胎的时候,会有亲戚朋友来探望孩子,但是大多数都只准备了新生儿的礼物,忽略了老大,关系好的我会提前说能不能给老大也准备一个小礼物,比如棒棒糖,我自己也买了一些她喜欢的小物件,在探望后拿给她,表示对她的关注。

还是那句话,给足孩子爱,平时和孩子足够交心,给孩子的安全感良好,那么当孩子遇到被逗弄时,就会一笑了之或从容应对,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出现,整个家庭都是环绕着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气氛,其中老大也不例外,初为哥哥姐姐的喜悦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占据了他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作为父母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这种感觉是可以维持甚至升华的,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崭新的机遇。当父母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时,不需要刻意声张,也不用有意表达,他们一定是有感觉的,而这种爱意也同样会弥漫在孩子之间,成为一个家庭最有效的粘合剂。

相信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平衡好家庭的爱,让爱的天平不倾斜,和孩子一起用心成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