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教育关注】父母的“控制欲”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雅琪

时间:2024-04-12 15:37:49

主持人:童童老师,父母掌控欲强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童童老师:我先描述几个场景。

“偷看日记、翻柜子,是基本操作,和朋友出去玩也要跟着,还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和朋友出去,快到但还没到约定好回去的时间点,就开始夺命连环CALL了。”

“我妈连我穿什么都要控制我,她觉得不好看的,直接说难看死了,她觉得好看的,非要给我买,真是管天管地管吃管穿管你穿袜子的姿势!根本不在乎我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7岁的大男人,出个门依然被父母问个底朝天,选择恋爱对象也由不得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了。”

“听我的,你穿这件衣服真的很丑,换我说的那件出门!我说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你好!”

“你不要选绘画专业,出来肯定找不到工作,还是学计算机吧!我现在这么强迫都是为你好!”

“你赶紧考个公务员啊,等毕业了就可以进事业单位,多稳定,多好!我这么说都是为你好!”

。。。。。。

估计很多听众听到这里,感觉很熟悉的话语。要不就是父母在对自己说,要不就是自己正在对着孩子说。

老话讲:“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反映出为人父母的普遍心理。

主持人:那么过度的控制孩子会造成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家长总是放不下那颗担忧的心,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成长路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忍不住插手,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乃至替他们做选择、做决定。如果家长没把握好这个度,不懂得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教育方式,就容易越界,把爱变成了控制,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分析:

“直升机式”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世界上空,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提供保护和帮助,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

生活上,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孩子烫着、碰着;

学习上,帮孩子收拾书包、整理书桌、记录作业;

孩子遇到困难,马上去帮他解决,生怕孩子吃苦、受委屈……

其实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已经是过度包办,本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对孩子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

因为父母过于“尽职”,孩子却失去了内驱力。内在驱动力最关键的就是从小唤醒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驱动力是内在燃起的一团火,如果有人想帮你从外面点燃,大部分情况下这团火很快就灭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控制欲"过强,导致孩子"精神死亡",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需要放手。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主持人:我们如何判断父母的做法属于过度控制了呢?

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三种表现,暗示家长可能走入了控制的误区,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转变。

第一种、孩子依赖性强、没有主见

第二种、缺乏责任感

第三种、固执、敏感,情绪管理能力差

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位30多岁男子开车撞飞一位外卖小哥后,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解决问题,而是靠在妈妈怀里大哭:“让警察别抓我,我不是故意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男子生理上虽然成年,心理上依旧是巨婴,这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孩子养育出问题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控制欲,这可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保护,但过度的控制欲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主持人:父母的过度控制往往体现在哪些方面?

父母控制有以下两种类型——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

第一类型:行为控制

行为控制是指监督和管教孩子的行为,监控他们的行踪,监督他们的社交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行为控制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旨在监控、教导和规范适当的行为。然而,当父母过分控制孩子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时,他们就会成为控制父母。

行为控制力很强的父母会削弱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在任务中过多的父母协助和打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让人怀疑孩子的能力。结果,这些孩子的自尊心较低。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较差,表现力较高,学业成绩较低。

过度的行为控制通常会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一、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干预

这类父母,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最好的,不考虑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比如,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她们会强制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而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在孩子的社交方面,她们会限制孩子的交友范围,不让孩子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也会限制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案例:重庆17岁的女孩佳佳——“妈妈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入学”。

二、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总觉得孩子不懂事,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不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看不见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比如:孩子爱吃苹果,想买苹果吃,家长却认为草莓更有营养,让孩子买草莓。孩子不愿意,家长就说孩子:“真是不识好歹。”

孩子喜静,更喜欢待在家里,家长觉得多出去旅游对孩子好,不顾孩子的厌烦,非要带孩子出门,结果孩子玩得并不开心。

家长认为自己是关心孩子,殊不知,孩子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忽视和否定,孩子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娱乐活动和兴趣爱好,无法体验到自由和快乐的感觉。他们感到的只有束缚和不满。

案例:小C,一个30岁,7岁孩子的宝妈的成长与蜕变(对父母最大的爱,就是舍得让他们吃苦。)

C的故事,是目前许多女孩的缩影。她们在父母的全方位控制下成长,被期望成为完美无瑕的存在,但在满足父母的期望的同时,她们的内心世界却日渐贫瘠。多少女孩,一生都只是在做父母的“小棉袄”,而自我,则在这过程中被渐渐扼杀。

三、过度关注孩子的表现

过度关注孩子的表现,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评价和指导。她们对孩子的表现要求很高,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进行批评和指责。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可能会产生“做不好就会被妈妈否定”的想法,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效应——“超限效应”: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上不耐烦、逆反的现象。

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指责,也会引起“超限效应”,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轻则顶嘴、和家长对着干,重则藐视家长的告诫,去做一些超出限度的事情。

还会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因此变得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他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好”的自己,他们才会爱。于是他们会学会隐藏自我,为亲子关系的恶化,埋下种子。

当家长不停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随着家长的指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上,然后便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因为自卑而失去主见,不敢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敢说出拒绝的话。

他们会因为担心做错事,而变得胆小,遇到事情就紧张,并且,在犯错后,也会习惯性考虑怎么逃避责备,对于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反倒会忽视。

四、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她们会过多干涉孩子的私人生活,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比如,她们会在孩子的房间里搜查孩子的物品,阅读孩子的日记和私人信件。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到侵犯和不安全,也会对孩子的信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14岁的男孩去警察局报警,称父亲在自己的房间装了摄像头,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原来,男孩的父亲要经常去外地工作,为了监督孩子的学习,在孩子的房间装了摄像头,方便随时来监视孩子。

可爸爸这样的行为,却让孩子觉得不舒服,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听到孩子的话,爸爸不仅不觉得自己做错了,甚至还生气地说:“你有什么隐私?”

看似爸爸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可这样不尊重的行为,即便出发点再好,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这种控制,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爱,有的只是父母“以爱为名”的控制和绑架。

第二种类型:心理控制

父母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下,尤其是妈妈,自己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你看看人家xxx,再看看你!”

“你要有xxx一半聪明我就能高兴坏了!”

“怎么同样的错误老是重复犯?都跟你说多少遍了!笨死算了!”

妈妈们可以想一下,自己在说这些话时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孩子当时的反应如何?

其实,这种利用语言上的压制就像一根根刺,扎在孩子的胸口上。孩子除了能感受到父母强大的控制和严厉的态度以外,接收不到任何正面的讯息。

这种用语言来对孩子施加影响,侵入子女的内心世界,控制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做法我们称之为“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在中国父母养育模式中尤为常见,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尤其大的,它是通过引发孩子的内疚或焦虑、爱的撤回、限制孩子表达想法或感受等方式侵扰或控制孩子。

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制造恐惧

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就说“不要你了”,或者说让警察把你抓走,孩子在外面玩的高兴不愿意回家,就说外面有鬼呢,看把你抓走的,特别很多老年人带孩子,特别会用制造恐惧的方式管孩子。

经常给孩子制造恐惧,会导致孩子把恐惧内化,导致内心充满恐惧,安全感无法建立起来,就逐渐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害怕分离,害怕失去,在遇到一些事情容易得焦虑症。

第二,否定、贬低

很多父母习惯性地否定贬低孩子,骂孩子笨、没用、啥都干不成、废物,总是拿别人家孩子与自己孩子做比较,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好,自己孩子如何如何糟糕,对孩子各种语言暴力,现在有一个网络名词叫PUA,其本质其实就是否定贬低别人的价值,很多孩子其实从小就是被父母PUA的。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就需要得到父母的无条件接纳认可,这样我们才能自然过渡到自我接纳认可,就会形成自信的性格,如果从小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认可,经常性的被否定,那么孩子就会内化为自我否定,就没有学会自我接纳认可,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

自卑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非常的广泛,轻者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影响正常工作,重者导致社交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第三、制造内疚感

有些父母会经常指责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父母,不听话,父母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一点都不知道体谅父母。有些父母感情不好,会跟孩子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还有父母通过期望孩子的方式,告诉孩子说,你一定要替爸妈争气,要对得起爸妈的辛苦。

经常指责孩子,给孩子制造内疚感,会让孩子形成习惯性的内疚自责的性格,在与人相处中发生矛盾,第一反应就是自责内疚,或者事情没做好,就不停地自责,长期的内疚自责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案例:小Q,男孩,高三复读生,来工作室时是因为焦虑,半夜总醒来,睡着又醒来,然后情绪低落,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被爸爸妈妈带来的。初步诊断为,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

给妈妈的建议:

别把孩子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而应该给自己留出一些空间,找到一些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这样孩子的一言一行就不会总是那么在意了。不要把你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家里,让自己成为家庭的佣人,不管怎样,找出自己的兴趣,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寻找乐趣,而不是在为别人付出的过程中寻找满足感,陷在为他人付出的自我感动中无法自拔。

第四、条件交换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经常会用一些条件来交换,例如跟孩子说,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就给你买什么,带你去吃好的,带你去哪里玩,这种交换,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感觉:学习是在给父母学,成绩是父母想要的,并不是自己的事,学习就缺乏了真正的内驱力,这样的孩子其实未来很难把学习搞好。

父母需要反思: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拿着“遥控器”支配孩子人生的父母都需要明白: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对孩子各种掌控,这种控制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没有办法真正发展成熟,就会逐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自杀的现象越来越多,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觉醒!

就像纪伯伦诗歌里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爱的意义不在于“养儿防老”,也不在于让孩子帮我们完成心愿,而是给他们的人生旅程提供给养。

孩子最终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他自己的人生使命,有着他自己的发展特点和过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