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教育关注】放下焦虑,看见孩子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雅琪

时间:2024-07-01 15:40:33

为什么要聊“看见孩子”这个话题,我们不是天天都看见孩子吗?其实可能事实上,我们天天只是忙碌着自己的忙碌,焦虑着自己的焦虑,我们都未曾看见一个完整的孩子。

说到这个话题,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事件2009年发生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南京一个叫远远的女孩,远远在被强迫症折磨了八年以后,选择在她留学的国家结束了生命。让我们心痛的是,妈妈是中学的高级教师,孩子被强迫症纠缠了八年,竟然没有人看出蛛丝马迹!大家都说:没想到呀,她是那么阳光开朗的孩子。

八年,不是八天,不是八个星期,也不是八个月,竟然没有人看见。我们了解的都知道强迫症是一种难以治疗的心理疾病,即便发现,想完全治愈也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或在旁的什么人看见了孩子的痛苦,那么远远一定会增加生的机会,至少也可以让她在与心魔斗争的时候不那么孤单和凄凉。

发生这件事后,远远的妈妈黄老师回忆孩子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对孩子的忽视,其实是从远远幼儿园就开始了,远远上幼儿园时,由于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如今来看,过早的离开父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开启了住校生活远远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父母还以孩子是变文静了,其实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出现症状了。远远曾经也和黄老师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也被粗线条,大大咧咧的妈妈忽略了。

黄老师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虽然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表面上黄老师夫妇好像并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他们对于女儿远远的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正是因为缺少了解,所以在孩子释放一些信号的时候,没有及时捕捉到,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也是中国很多父母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都在忙着我们的工作,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忙碌,各自焦虑着自己的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不曾看见一个完整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会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孩子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却从没有走进她的心里。

四月份,尤其对于初三,高三的,更是孩子奋力拼搏的关键阶段,在这里提醒广大的考生父母,眼里面除了不要一直盯着孩子的成绩和考分,一定更要看到孩子吃饭吃的好不好,孩子学习累不累,情绪稳不稳。

焦虑的父母,往往只看到很到孩子的外在,而看不到孩子内在,或者说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

根据工作室的咨询数据,做了相应的归纳,焦虑着自己焦虑的父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形,今天我们主要探讨这五种情形,父母们对号入座,没有你的座更好,如果对上号了,那就根据我们的建议,做出相应的调整,相信您和您的孩子一定会有受益。

第一种情形:学习成绩成为“头等大事”

父母时刻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所谓天大地大,成绩最大。

的确,成绩是重要的,它影响着孩子的初高中升学,以及未来进入哪层次的大学。但家长如果把成绩看得太重,也会产生许多负面效果,所以,把握好度很重要。

案例:一位爸爸就因妻子和女儿争吵不断,家庭整天硝烟弥漫而苦恼,走进咨询室的

生活中,许多家长习惯以成绩来评价孩子,甚至根据成绩给予孩子不同程度的爱。

比如,考得好家长喜笑颜开,给孩子买很多他喜欢的东西,带孩子出去玩;考得差了,则对孩子冷冰冰的,言语里满是批评、嫌弃。

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是根据自己的外在表现来爱自己的,成绩好才值得被爱,这样很容易破坏亲子关系,致使孩子走向叛逆、反抗的道路。

给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需要明白,孩子在校学习期间,成绩起伏是必然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习不是标准化的过程:几克食盐,几克鸡精,几克鸡腿,多大的汉堡柸子,做出来的汉堡永远一个味道。学习也不是自动化控制的,老师只需要把一个程序设置好,点下按钮即可按部就班的进行,下一个环节就可以拿到标准化的产品了。

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孩子的成绩必然受到自身状态、知识难度、练习效果、应考心理甚至身体方面、外部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面对孩子起起伏伏的成绩,父母先要稳定心态,接纳孩子的每一次成绩,不要在孩子成绩起伏的时候自己先乱了阵脚。

成绩只是孩子这棵树上的一朵花,我们不能仅盯着成绩这朵花,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和其他的花朵如果我们的眼光局限于成绩这朵花,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孩子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优秀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甚至有可能“空心”了,而这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其实更多的时候,父母并不能从知识上给孩子多少帮助,所以笃信孩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孩子一定会处理好学习上的问题,保持心绪的稳定,可能才不至于帮倒忙。

第二种情形:频繁催促孩子

“别磨磨唧唧的,快点写作业”“快点洗澡睡觉”“快点起床吃早餐”等等,急切的把孩子推着往前走,可谓是,风里雨里,催促不停。

某杂志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有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促“快一点”,频繁催促的频率集中在早上出门时、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收拾玩具时、洗澡时、睡觉时……

从调查数据来看,天下孩子一样磨蹭”,天下爸妈一样“催促”。不过,天下爸妈一样催促,他就是对的,只是提醒我们,爸妈都需要多成长自己。很多调查和结果显示,爸妈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磨蹭、拖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攻击的行为,以此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控制。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自由自在的玩乐、放空的空间。如果孩子感觉不到尊重,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自由空间,就会用磨蹭来消极抵抗,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磨蹭,其实背后可能是在“反抗”父母。

建议:

我们也要明白一个事实:孩子不是越催越快,而是越催越磨蹭。

想要改变孩子磨蹭的习惯,预设“时间计划”是最合适的做法提前给孩子预设时间,比如,10分钟后要出门,否则,时间不等人,妈妈也不等人,后果孩子自己负责。

父母尽量在等待孩子时,不要催促,更不要频繁地对孩子说“快一点、快一点!”。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控制情绪是关键

当父母理解孩子们的磨蹭是普遍的,并且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才能以平静的情绪对待孩子们各种“磨”。毕竟,天下孩子一样“磨”,但爸妈可以“不催”。当孩子多次品尝到错过时间的“滋味”,会慢慢地进步的。

第三种情形:父母攀比心理作祟,家里一直住着“别人家的孩子”

案例:离家出走的13岁男孩

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这种情况太多了,孩子数学成绩落后了,父母悠悠的一句,你看你们班谁谁谁,数学学的多好;孩子钢琴考试合格了,妈妈来一句,为啥人家小贝是个优秀?你就只是及格,还是没下功夫吧,下次一定要争取优秀哦。

孩子能用英文对话了,你会说隔壁老王家孩子都开始读英文原著了;孩子学会滑冰了,你会说同事家的女儿艺术体操在省里获奖了;孩子刷了碗本想等你夸奖一下,你会说,你表弟都会做饭了呢,继续加油呀……

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会看到一群五颜六色的“别人家的孩子”,全被父母请到了自己家里,明晃晃的闪耀着,他们会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情况下,适时被父母请出来,用以教育和警醒自己的孩子,他做的不好或者还不够好,或者是他这一点做好了,但是另一点还没做好。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关注到,当你们把“别人家的孩子”请到自己家后,你们的双眼就会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而且孩子的缺点和弱点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在咨询过程中,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会发现有趣的现象:你在夸赞着、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嫉妒着别人家的父母的时候,你自己的孩子说不定也正住在别人家,被别的父母夸奖着:你看人家……

那么,为何很多父母会把“别人家的孩子”请到自己家来呢?

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距离产生美,因为不必承担别人家爸爸妈妈的责任,不必烦恼别人家爸爸妈妈的烦恼,不必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付出努力和心血,所以“别人家的孩子”看上去都可以餐风食露的,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成长是不用费一点心思的,“别人家的孩子”天生完美无缺。

他们看不到别人家孩子的臭袜子、看不到别人家孩子经历的小挫折,看不到别人家孩子的小脾气,看不到别人家孩子的坏毛病,他们以为上帝特别眷顾“别人家的孩子”的爸爸妈妈,给了他们一个永远可爱、永远勤奋、永远体贴的天使。

在咨询过程中,好多父母也会跟我说,这个社会本来就是有竞争的。的确,学习和工作中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是逃不掉的,我们也不主张逃避,适度的竞争有利于孩子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在家庭里,父母盲目的拿一个心智不够成熟,心理不够强大的孩子反复与别人比较,尤其是带着焦虑和嫌弃的眼神和表情时,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可能会跟随他一生。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绝对不能无视。

案例:初一男孩,我不知道我到底真的是破铜烂铁,还是只有在妈妈眼里我才是一块破铜烂铁(标签化)

给父母建议:

“别人家的孩子”回到别人家,让他自在的生活,也让我们自己的孩子活成他自己本来的样子。

回归我们的初心,我们最开始作为父母,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绝对不是来源于比较,而是我们孩子生命的本真。当我们听到孩子第一声叫妈妈,用他的小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或者是看到孩子第一次学会翻身,学会爬,甚至长出第一颗乳牙时,我们都会由衷的感到快乐。而这种快乐和满足感单单是来自于我们孩子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他比邻居家的孩子早一天会说话,早一天会走路,早一天会爬,早一天长牙。

可是,过着过着,父母就不再满足于孩子生命本来的样子,开始描绘我们期待中他们的样子,也就越来越希望孩子成长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性子慢的,父母希望孩子快一点;性子急的,父母希望他稳一点;爱展示的孩子呢,父母感觉他需要收敛,性格腼腆的呢,父母又感觉孩子需要多开放自己,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往往会离我们的期待越来越远。于是就不停的开始提醒和纠正孩子的行为,目不转睛的盯着孩子的缺点和过失,以至于忽略了孩子身上那么多的美好的东西。导致孩子不能集中发掘自身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是每天都疲于应付父母的期望,一直处于紧张、焦虑、自我怀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忽略孩子身上的缺点。因为那些缺点,有些可能只是跟我们的性格或审美甚至内心的假设不一致,不一定真的是缺点;有一些可能只是我们的期待太高,孩子暂时达不到;有的可能就是与生俱来,任我们怎样都难以改变的,还有一些缺点、过失或者是看似更严重的错误可能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甚至是孩子成长和成功的垫脚石。

所以我们要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孩子。相比反复纠正孩子的缺点和提醒孩子的短处,有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善于借势,去关心和信任孩子,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自身的长处和优势的发展上,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激发孩子的正能量,还可以弱化缺点和错误,不再受其影响。

第四种情形:过度解读老师的“告状”,不能很好的处理老师反应的问题,会把小事件变成大麻烦。

(这个告状我会用双引号)其实听到“告状”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太舒服,但是往往老师和家长主动联系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条件反射,自动解读为老师要给孩子“告状”了,老师要跟我说孩子的不是了,老师要给我们出难题、诉苦水了、老师又要推卸责任了,老师打电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管孩子,骂孩子,打孩子(我们不排除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会用这种方式应对)。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老师的沟通在爸爸妈妈那里条件反射地引起训斥和打骂,孩子想到老师也必然条件反射地想到训斥和打骂,这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老师联系起来,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和老师的关系,甚至影响孩子对学校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的态度。

因为大部分家长的条件反射,搞得有一些老师在和家长沟通之前,都特别纠结,是不是可以沟通,能不能联系。甚至跟一部分家长联系之前,班主任可能自己就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

和一个高中班主任老师聊天时,他说也遇到过很多次此类情形,感觉孩子有一些表现症状,需要和家长沟通反馈,让家长到学校时,家长会各种推脱。了解多了之后,大部分家长都会感觉被老师叫到学校,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觉得没面子。因此,不管事情大小,这类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都会流露出抱怨和嫌弃的情绪。

这个班主任选择的做法值得推广,后期,他只要接一个新班级,首次家长会,他必然强调:孩子在学校,不管哪一个老师给家长打电话或微信联系,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恶化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所以接到老师的电话或微信时,一定不要立即开启对立、防御模式,一定要谨慎处理。

其实站在老师的角度,可能只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对问题的看法、亲子互动的模式等,在次基础上征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或者是对家长的家庭教育予以指导。老师和家长沟通的目的,以及和老师沟通后所采取的行动,这些都应该指向一个点,那就是——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爸爸妈妈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引导,去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并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

其实在很多时候,家长处理不好老师“告状”这一事件的原因,不是孩子的问题有多么严重,而是家长的负面情绪影响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跟孩子沟通的前提。

给家长建议:

第一,如果真是孩子犯了错,多半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懊悔,只是可能不知道怎么去改正错误和矫正行为,或者是即便知道,也可能会因为意志力不够,导致问题反反复复。那么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做的就是情感上坚定地站在孩子一方,理解他的愧疚和无助,和他一起面对困难,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是集中在处理父母的情绪或者纠结在跟老师的关系上。

第二,一定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不做道德评价,也不要用情感绑架孩子。上纲上线容易把事情扩大化,急于给孩子定性也就容易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孩子一旦认同这个标签,并不断的用行动验证这个标签,那么后期想要撕下来就会特别困难。

第三,如果你实在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孩子面前暴跳如雷了,那么时候也一定跟孩子表达,情绪失控是爸爸妈妈在面对问题时太多焦虑,最终大家还是要集中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行动上。

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如果上面应该做的你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务必请您记住下面的,不应该做的,不应该说的。

比如:

有你这样的孩子真丢人,甚至直接动手。(嫌弃、暴力)

你真不争气,我都不想管你了,不想要你了。(嫌弃、放弃)

我上学的时候从来都不让爸妈操心,你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不认同,不接纳)

我每天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不给我找麻烦?(抱怨、指责)

第五种情形:在面对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父母容易“失控”。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发脾气、任性、急躁……等负性情绪时,常常会感觉到很“烦”,甚至可能会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引爆,对孩子大吼大叫:“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考试又不及格,真的是猪脑子”。

那么为何,在孩子表达负性情绪时,父母会“烦”,会“失控”呢?

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父母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负面情绪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不容许它的存在,它一旦出现,立刻就否定、压抑

诚然,“情绪”影响着人的理智和行为,在负面情绪下,我们时常会做出一些不冷静的事情,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自己。但是,要知道这种情况错的不是“情绪”本身,而是我们对待情绪的态度!情绪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是生理和心理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

所以,当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负面情绪,不要把它想的多么严重。也不要急于指责孩子,纠正孩子,埋怨他多么“烦人”,这样做,等于直接堵住了孩子正常表面负面情绪的出口

那么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关键点一: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看见孩子。可参考以下步骤:

1)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

2)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

3)倾听,用心倾听,读懂孩子的情绪。

4)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不急于下判断。

5)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和引导他自己想办法。

讨论:如果孩子跟你说,哎呀,累死了,我不想上学了,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关键点二:帮助孩子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就像洪水袭来,为它修一条通道,它就不会泛滥肆虐。

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1)让孩子和“情绪”呆一会,哭就哭一阵。

2)找一个专门的发泄工具,比如抱枕,拳击套

3)画画,涂鸦,尽情地把心中的不满都画出来。

4)唱歌,大声呼喊,随便什么词什么曲,瞎编乱造也行,吼吧。

5)体育锻炼,去打球,去跑步,全身舒展,打通经脉。

6)户外旅游,开阔心境,放松情绪。

7)在家里布置一面“心情墙”,每天把自己的情绪写/画出来。

8)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整理情绪。

9)倾诉,让孩子学会倾诉,跟同学、朋友,当然父母也是倾诉对象。

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很好的宣泄,一直持续,建议家长帮助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同时也能给予家长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让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

总之,你若想要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一定要允许孩子把他的各种情绪都自然地表达出来!越能够坦然地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越容易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变得积极乐观。

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并不是溺爱孩子,并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我们容许孩子所有的情感,但这并不等于行为上的纵容!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

结语:

放下焦虑,看见孩子,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不断的努力,清空自己的认知、体验和期待,以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以孩子的心灵来体验。只有我们不纠缠在自己情绪里,不沉浸在自己的忙碌里,不笃信自己的观念就是真理时,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孩子。

只有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孩子同样也就会看到父母对于他的爱,继而在爱的护佑下茁壮成长。



———本文内容选自河北知名教育作家谷静《这样爱你刚刚好》一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