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雅琪
时间:2024-09-06 15:58:34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能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反之,紧张、冲突频发的家庭关系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学业、职业乃至人生发展。我们的节目特别邀请到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石家庄市优秀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赵依石老师做客节目,就“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跟您一同探讨。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上)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下)
我前一段时间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叫做《爸爸当家》,是一个男性全职育儿观察真人秀。节目邀请了四位素人爸爸,来记录他们的带娃生活,探讨家庭教育中男性角色的重要性,输出正向家庭教育观。其中一期我看过之后特别感慨,节目中的一位母亲外出回到家后发现爸爸在家带娃两天,家里一塌糊涂,无论是卧室还是玩具房都没有收拾,厨房水池里的碗也没有刷,洒在地板上的牛奶也没有擦,厕所马桶堵了,丈夫也没有及时处理。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这位妈妈情绪就有点收不住了,冲孩子爸爸发了很大的脾气。但是这个父亲态度很好,晚上睡前把这些烂摊子收拾干净,还得到了孩子妈妈的夸赞。这件事其实在我们普通的家庭生活当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一个小片段,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夫妻两人不到半天就和好如初。但是让人没想到的事情是,在这个时间本该熟睡的6岁的儿子其实并没有睡着,而是听到爸爸妈妈在客厅说话,悄悄摸到阳台上偷听父母的交谈内容,在确定了父母没有吵架而是言归于好之后,才放心地回到床上,安然入睡。
我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很触动,毕竟我们的家中不比综艺节目,没有时时处处能够对孩子进行记录的摄像头,如果不是有了摄像头的记录,谁能想到白天父母很轻微的争吵能够让孩子如此担心,以至于睡不着觉呢?
所以今天我就从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这个方向入手,来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一、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很多家长朋友常常以为,自己才是争吵中最大的受害者,毕竟,生气的是自己,参与争吵费神费力的也是自己。但其实,最受伤的是孩子。
之前我在学校给一个孩子做个体辅导的时候,这个孩子就谈到,他至今仍记得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有一次吵架,在那摔碟子,自己就在房间里面哭,非常害怕。他怕父母受伤,也怕父母来打他,拿他撒火。的确,父母发生争执时,一方拿孩子当作控制另一方的筹码,或者迁怒于孩子,常有发生。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对小时候父母吵架的场景印象深刻。因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两个成年人激烈争吵市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特别是这两个人是自己的父母,那就会更加恐惧。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研究发现,当父母发生争执时,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出现胃痛、胸闷,不敢与父母眼神接触等等症状。孩子在紧张恐惧的时候,全身都会进入应激状态,如果家庭成员频繁争吵,那孩子就很容易长时间处于这种应激状态无法放松。孩子的大脑处于飞速发育阶段,长时间的紧张会抑制发育。跟踪调查发现,待到这些儿童长到15岁,会经常出现逃课、抑郁、不合群、攻击他人、辍学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孩子成长早期,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孩子是从父母的相处模式中,学会和别人、和这个世界相处的。父母焦虑、暴躁,有攻击性,孩子就会慢慢地受到影响:爸爸可以欺负妈妈,那我就可以去欺凌同学。他们无法理解什么是友爱与尊重,习惯于暴力解决问题,漠视别人的感受。
我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来找我求助的学生,他们的父母的关系几乎都不算太好,反应到孩子身上可能会是心理疾病或者厌学之类的问题。【案例初二厌学休学的男孩】我之前就遇见过这样一个男孩,他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这个孩子本身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在初一初二的时候,逐渐沉迷网络游戏,后来逐渐发展成逃学厌学,家长跟着急,通过学校联系到我寻求帮助,我就把这两口子约到了学校,大概聊了有近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孩子的爸妈在我面前吵架吵了有一个多小时。从他们争执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认真听,他们的争执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教养方式上,但是中间还夹杂着对配偶本人的一些埋怨或者攻击。父亲认为孩子现在厌学主要是由于母亲溺爱,慈母多败儿;母亲认为孩子成这样全怪父亲几乎没有情绪管理,摔手机摔电脑,甚至给儿子跪下抽自己嘴巴子……可能大家听到这里也大概明白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从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变得沉迷网络、厌学逃学。孩子每天在家双耳充斥着母亲的埋怨、父亲的暴怒,任谁都想逃避进网络里寻找片刻的宁静吧。(可以顺便带一下为什么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有些家长朋友可能会暗自庆幸,幸好我们没有像刚才那对家长那样。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举同事家孩子的例子)我记得有一次,同事的孩子来我办公室玩,我就跟她闲聊,她才上三年级。她跟我说:“我爸妈前几天吵架了,吵得特别凶。”后来,有一次我和同事聊起此事,同事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说:“我确信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发生过争执。就算是两人吵架,都是关上门的。如果孩子敲门要进来,我们都会暂停,调整下情绪。”我相信我同事的话,他们应该的确没有当着孩子发生过争执。可能收听节目的很多家长朋友们也是这样,觉得我们都是关起门来吵架,不让孩子看见。可是我们都忽略了,孩子对于家庭中的异常情况是非常敏感的。即便父母争吵刻意回避了孩子,但或许从父母关上门的行为,或者打开门的神情,孩子就已经能够察觉到发生了什么。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父母吵架没关系,他们不懂。孩子是打开全部的感官,来感受家庭氛围的。还有些父母觉得,跟孩子说吵架的事没必要,孩子还小,他什么都不懂,说出来多丢面子。总想着淡化这件事,就可以烟消云散了。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相互发生了冲突,会让他们产生很多担心和焦虑。这些担心焦虑,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正向说明和疏导,会一直伴随着孩子,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与成长。很多时候,大人觉得吵完和好了,就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和疏导。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人的本能是倾向于消极思考的,这是自我防御的一种条件反射。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心智不成熟,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与疏解,他很难靠自己走出阴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父母之间的冲突。有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孩子还会在内心放大问题,进而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如何规避父母吵架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暴力倾向的父母是少数,大多数家庭冲突往往起源于一些小事情,比如教育观念不一致,或者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冲突往往集中于孩子的养育观念问题。这里我以养育观念冲突为主,聊聊如何规避冲突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1、理性对待冲突,心平气和谈育儿
想规避吵架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吵架。如何避免吵架呢?
♥按下情绪的“暂停键”,不管谁对谁错
也许你的观念是更好的,但如果得不到伴侣的支持,因此发生争执时,问题的重点已经不是如何教育好孩子了,而是变成了父母之间一场争夺输赢的较量。这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当父母观念有分歧时,要尽可能理性地按下情绪的“暂停键”。等情绪平稳之后,再找机会与配偶心平气和地沟通。当父母一方觉得自己快要控制不住情绪时,可以出门散散步,或者听听歌看部电影,或者找点别的事情做。让自己的注意力适当转移,可以帮助自己很好的平复情绪。在,平时工作中与家长们谈话的时候,我总是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听听对方说什么,找到值得肯定的部分
面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夫妻俩,劝和的人总要说上一句:多沟通。但得到回应经常是:无法沟通。每一个人都觉得对方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态度还那么固执。可如果我们想解决问题,无论如何,请尝试先耐心地听听对方的观点,不找茬,只找其中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种肯定可以是对方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是对方的动机、出发点。找到彼此能够达成共识的点,表达出来,你会更有把握影响伴侣的决定。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引发的争吵,而是彼此的态度让隔阂不断加深。所以,我们处理问题之前,先要处理好态度,而341肯定法,就是万能的沟通法。
其实这个341肯定法是针对教育孩子的一个沟通方法。
有一些家长朋友发现,我们无论在和孩子沟通还是在和伴侣沟通的时候,总是发现他们就是跟你反着来,你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很难过,你很焦虑,你不知道“我的孩子或者我的婚姻究竟是怎么了?” 那我们不妨仔细回顾一下自己每天跟孩子或者伴侣的沟通,都是什么内容,都是怎样的态度?然后把自己当做对方去体会一下?你是否发现,特别是跟孩子,你跟孩子说的都是感觉孩子有问题,做的不好的方面?你的语气语调,充满了批评谴责的意味?
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能愉悦地接受呢?
(展开讲解341肯定法)
♥即便有分歧,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性
父母发生意见分歧,孩子很容易钻空子,甚至借机挑拨离间,让自己脱身。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想到回来肯定要受到父亲的批评。于是就跟妈妈说,学校的老师太烂了,或者这次考试很多人都没考好。母亲宽慰了孩子,反倒激起父亲更大的愤怒。这个时候,母亲可以指责父亲:“就是因为你对他要求太严了,才会这个样子。”当然,也可以冷静下来,顺着父亲的意思,对孩子说:“我知道考试没考好,你也很不开心,可是你也要理解爸爸的心情。等你冷静下来,不妨想一想,这次考试有没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不是平时上课、写作业还不够认真?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找到进步的方法。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下。”
即便父母的观念有分歧,也要保有对伴侣的接纳。
就像上面所述,母亲没有采用与父亲一样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仍然和父亲保持了一致性。而且用更温柔的态度安抚孩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2、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伴侣
一件小事可以引发一场很大的争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言语中不再就事论事,而是上升到攻击对方的人格。就事论事,会让孩子知道你们是在探讨问题,只不过比较激烈。而攻击人格则是对伴侣赤裸裸的伤害,这会令孩子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比自己受到攻击还要难受。
我们说,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母一方否定另一方,就等于否定了孩子的一半,孩子会因此产生自我否定或者是逆反式肯定。与此同时,指责对方的人,也未必能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因为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这种指责性的攻击语言,是不礼貌的。
如何能让自己放下评判?放下攻击?
我想,首先得明白:没有人的想法会是“绝对真理”,当你在孩子面前贬低你的伴侣时,实际上你是在贬低自己的形象。如果我们实在想表达内心的不满,可以尝试用“我”字句来表达。比如:“你今天没去接孩子,孩子回来都淋湿了,我感到很生气!”
(举我们家的真实例子)我的爱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大声地呵斥他们。对于他的这个行为,我经常会说“你小声点”或者“你别老喊孩子”。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看似两句温和平静的话里,其实却隐藏着你的命令和评价。所以自然,我的干预经常不起作用。直到有一天,他又喊了孩子,孩子委屈巴巴地说了一句“爸爸声音太大”,我爱人当时真的是立刻态度好转,后来我就思考,有的时候孩子的语言反而比我们大人更少了一些“教导别人”的意味。
聚焦于具体事实,聚焦于个人的感受,不把矛头指向对方,是一种更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表达方式。
3、争吵之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心理修复
如果争吵实在无法避免,要记得尽量避开孩子。如果实在无法回避孩子,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也要记得事后对孩子进行心理修复。积极补救,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父母可以在事后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刚才的争执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也是爸爸妈妈做的不够好,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无关。如果在争执中说了什么过激的话,父母也要明确的指出来是自己的言语不当,事情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你已经努力尝试了很多方法,仍然不能解决与伴侣的矛盾和冲突,也不能化解孩子内心留下的负面影响,可以尝试心理领域专业的老师帮助。
有人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争吵,父母之间观念有差异很正常,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价值观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双胞胎也不行。与其苛求价值观的统一,不如对彼此多一份包容和理解,用包容的心态看,那些所谓的分歧就成了帮助我们扩大眼界的资源。只要让爱流动起来,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