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梁爽
时间:2023-01-08 08:00:00
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在历史上留下了难听的恶名,不过,要论起当初,他曾经也是个能文能武,忧国忧民的好青年。北齐初年,北方新兴游牧民族的翅膀越来越硬,眼瞅着就要威胁到北齐,高洋学着北魏的法子修起了北部长城和西部长城,这就是北齐政权头一次建造长城。
北齐的长城修得忙,游牧民族的实力涨得也挺快,隔过年去,北齐再次加紧战备,征发150万人修筑起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到恒州(今山西大同)的长城。再过了一年,北齐又把长城从西河(今山西汾阳)修到了总秦戌(山西大同西北),东头一直连接到秦皇岛山海关的大海边。前前后后加起来,北齐打造的长城东西总长达到了3000多里。
北齐长城大功告成,文宣帝高洋立马到城墙上视察了一番,还顺道登上了秦皇岛的碣石山。当时,高洋一定没想到,自己到此一游的行踪远不如后来的魏王曹操出名;他更想不到,在千百年后,北齐修建长城的事迹居然会以一种另类的方式留名历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北齐长城,《北史•齐本记》上记着这么一笔,说是文宣帝高洋为了让工程保质保量保进度,不仅征集了大批的壮劳力,还把很多寡妇发配到工地分给修筑长城的将士当做临时家属。这种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从高洋之后的做法可以看出,成效应该是很不错。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到了第二年,高洋把更多的寡妇送往长城工地,甚至一些有夫之妇都被抓去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