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梁爽
时间:2023-01-12 08:00:00
长城万里,往事千年,长城的故事讲到明朝,发展出一些上讲究的说法。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务管理,为修长城、守长城的事情立个规矩,把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也称为九镇或者九边。按着现在的概念说,所谓的“镇”差不多就相当于大军区。长城最东头的一镇是辽东镇,第二个就是位于河北境内的蓟镇。
起初,蓟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头到了黄榆关。在今天来看,论建筑质量,它堪称万里长城最坚固的一部分,论外观,它也是中华长城最雄伟的代表,鼎鼎大名的山海关、黄崖关、金山岭、司马台、慕田峪……都是其中的杰作。当年,河北境内的长城大多数都属于蓟镇,只有张家口的那部分是个例外,划在宣府镇之下。后来,蓟镇长城一分为三,成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镇。
蓟镇长城关乎于明朝的军国大计,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因为这一带自古就多征战,二是在于蓟镇长城就守在明朝第一城北京的身边,这里但凡生出点风吹草动,硝烟味儿立马就能传到京城。使命重大的蓟镇长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呢?
话说当年,明王朝刚刚竖起旗号,大将军徐达领了皇命,牵头修建长城。山西、北京这一带自永平、蓟州、密云往西两千多里,上百座关隘拔地而起。没过几年,又是一个春天,徐达再次领着大军上工地,修筑了永平、界岭等32关,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就在这一年崛起于渤海之滨。
从明初洪武到永乐年间,明长城的修筑工程只限于北京的东北部和西边燕山山脉的关塞隘口,只有零星的地方修起了连接关隘的城墙,大多数的山头上都见不着城墙。对于那时候的明王朝来说,这样的长城也算是够用,因为在这一时期,明王朝雄风万里,蒙古骑兵骚扰边境的事情并不多见。
到了洪熙元年,明朝的一把手换成了仁宗朱高炽。这年三月,一小股蒙古人攻入蓟州抢东西,虽说事情不算大,可是,皇帝很生气,后果也挺严重,蓟镇总兵官陈英为这事挨了批评,罚了工资,差点就要丢官掉脑袋。要说明仁宗发飙也不是没道理,批评陈英的诏令里说得明明白白,之所以让他挨罚,一是因为他养尊处优,就知道吃喝玩乐,一说长城关隘的情况,就成了两眼一抹黑,二是因为他把身体结实的兵丁留在身边供自己使唤,挑剩下的战士才派到关口去守长城。总领兵权的陈英这么办事,那怎么能办出个好来?明仁宗发过了火,又给陈英提了要求——务必严明军纪,加强防御,切实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明朝过了小一半,大明的综合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长城边上的抢劫事件成了家常便饭,朝廷上下再没人把这当成个事,长城的修筑也不再是什么了不得的项目。因为在那些年里,明长城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只不过是明王保存实力的防御工事。
明朝的皇帝换做了英宗,王朝走起了下坡路,从来都不和睦的邻居蒙古族瓦剌部崛起在草原,首领也先自称太师淮王,没事就在长城边上捣乱。这样的局势逼得明朝没了别的办法,只能又把精力放在修筑长城的问题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蓟镇长城越修越长,有关于长城的大小事务又成了朝廷关注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动用长城的守军,还是维修长城的城墙,必须都要请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