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干预,平稳过渡:专家支招应对“开学综合征”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志辉

时间:2025-08-31 10:15

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马上到来。从假期放松状态切换至紧张学习节奏,对许多孩子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身心挑战。“开学综合征”正反映了学生在适应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压力。与其待问题显现后再行补救,不如及早通过科学有效的预先干预,协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迎接新学期。

秋季开学复杂环境需关注,渐进调整是关键

相比春季,秋季开学环境更为复杂:学生需应对更高难度的课程,重建社交圈,或面对好友分班、老师更换等多重变化。此外,秋季日照缩短、天气转凉,会影响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平衡,成为学生情绪波动的生理诱因。

专家建议,如同松弛的橡皮筋骤然拉紧易失去弹性,学生在开学前应采取渐进式生物钟重置法,逐步调整作息和情绪,避免突然变化带来的身心不适。

识别抑郁情绪差异,科学应对化解危机

近期,有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易怒、食欲下降和失眠等表现。还有一些孩子因假期生活习惯被打乱,出现了体重增加、近视加重等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提醒:“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由‘开学前心理不适应’引发的抑郁情绪,家长需要及时关注、科学应对。”

崔永华专家区分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不同:一是持续时间不同,抑郁情绪一般在2周以内,抑郁症则持续2周以上;二是严重程度不同,抑郁情绪相对较轻,通常不会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抑郁症则会产生明显干扰和损害;三是性质不同,抑郁情绪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抑郁症则达到了疾病诊断标准。

两步判断心理问题,三招助力情绪调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专家建议可通过两步初步判断:一是观察孩子的言语、情绪和行为是否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负性变化;二是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看是否与以往表现或同龄人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这些变化已明显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功能,则应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帮助调节

一是教孩子学会接纳和表达情绪。家长应首先保持自身情绪稳定,可以通过情绪卡片、绘画、角色扮演或写心情日记等方式,教孩子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情绪。

二是做好开学前准备。建议至少提前一周按照学校作息规律调整生物钟;每天保证4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帮助孩子恢复状态;每天完成一个小学习目标,逐步找回学习状态。

三是教孩子学会管理学习压力。具体方法包括: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按任务重要性排序;将大目标拆分为可完成的小目标,逐步推进以提升信心;采用“番茄时钟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实现劳逸结合。

专家特别提醒,若孩子相关症状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已符合抑郁症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干预。


文字综合:央视网 人民日报 新华网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牛志辉 卢相钰(实习生)

责编: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