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牛志辉
时间:2025-09-08 13:32
“隔夜茶有毒,轻则腹泻重则伤身”的说法长期以来在养生爱好者中广泛流传。然而,隔夜茶的“威力”真的如此惊人吗?真相远没有传闻中那么夸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坚持喝茶80多年,研究茶60多年。他曾提出:“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作为国内茶叶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观点为公众正确认识茶饮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喝茶比例为45%,有人喜欢茶的味道,有人为了养生而饮用。但具体茶叶的分类,知道的人却不多。根据制茶工艺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六大类。在我国,绿茶消费量第一,红茶第二;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红茶消费量最高。各个地区的茶消费习惯也各具特色。
专家建议,不宜饮用浓茶,尤其是睡前。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并对神经系统产生较大刺激。建议冲泡比例为150毫升水搭配3克茶叶。
关于泡茶水温,有人认为为了避免破坏茶多酚,应用80℃的水冲泡。其实这未必正确。嫩的一芽一叶茶可用低水温泡,而黑茶、红茶完全可以用开水冲泡。
至于隔夜茶,没有研究显示其会致癌。但是茶汤放置一夜后,难免受到微生物污染,卫生状况不能保证,因此不建议饮用隔夜茶。有人认为隔夜茶“有毒”,是觉得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可能成为细菌、真菌繁殖的温床,长时间静置可能滋生有害微生物,导致饮用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感染症状。
实际上,隔夜茶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冲泡时间过久的茶而言。通常人们泡茶的水温在90℃-100℃,一般的细菌都会被杀死,且茶叶本身的一些物质具备抗菌作用。敞口放置在室内的茶水,会有少量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但茶汤中的细菌生长非常缓慢,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此外,冲泡时间过久的茶水,除了颜色变深和口感较苦外,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茶汤颜色变深是由于茶多酚氧化造成的。因此,冲泡时间过长的茶可以饮用,但口感苦涩,没有必要饮用。
隔夜茶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可怕,但从口感和卫生角度考虑,建议还是饮用新鲜冲泡的茶汤为佳。
文字综合:人民网 北京青年报 生命时报 中国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牛志辉 卢相钰(实习生)
责编: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