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李芳
时间:2023-10-12 18:58:07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一缕醋香中,蕴含多少滋味?来到石家庄市藁城丽阳村,“丽阳晒醋”或许会让您对“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文化学者、美食专栏作家、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孔润常先生做客河北旅游文化广播《快乐走天下》节目,为我们讲述丽阳晒醋。
天地精华留正脉
一进入藁城区丽阳村,街道两旁灯杆上“丽阳晒醋”的招牌广告就不断映入眼帘。在204省道边一个古香古色的门店前,路边摆放着几个硕大的醋坛,坛子上醒目的“丽阳晒醋”几个大字,这里就是“丽阳晒醋”的“大本营”了。
一呼一吸之间即可闻到淡淡的醋香,循着香味,沿着一条挂满大红灯笼、装饰得古朴典雅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了一个仿古牌楼大门前。牌楼正中黑色牌匾上刻着“丽阳晒醋文化园”七个鎏金大字,大门左右两侧悬挂着一副木刻对联,上书“天地精华留正脉”“古今至味在其中”。步入晒场,浓郁的醋香沁人肺腑,晒场正中央的VIP存醋区,数以千计的小醋坛排列成整齐的方阵,许多千斤大坛分列两旁,雄壮威武,蔚为壮观。
丽阳晒醋大晒场
“丽阳晒醋”的创始人袁玉宽,看着晒场里大大小小的坛子,就如同看着亲手带大的孩子一般。黑枣醋、红枣蜂蜜醋、五谷捞冰醋、红曲苦荞醋、梨膏晒醋、寿桃醋、粟米醋………
宽阔的晒场上,醋坛里的醋正接受着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洗礼,其中最短的已晒了半年,最长的已有十年之久。丽阳晒醋随着晒制年份的增加,也会逐年同步增值,“锁住的是珍贵,储存的是智慧”,袁玉宽这样形容存在这里的醋。
古今至味在其中
丽阳村历史上曾是藁城的八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丽阳《袁氏族谱》记载,清朝道光年间,袁氏先人从山西平阳府迁到丽阳村后,一家人凭借自己掌握的陈醋酿造手艺,在此立足扎根,建起了酿醋作坊。袁家人诚信经营、货真价实,他们酿的醋一时间在十里八乡美名远播,很受欢迎。
袁家老醋传到袁玉宽这儿已是第八代。袁玉宽介绍,200多年来,袁家人秉承祖训,同时结合当地人的口味,不断传承改进着袁家老醋的制作技艺。他翻阅古籍,遍访、调研国内精品名醋,潜心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历时三十余载,终于研发出了“丽阳晒醋”的独特工艺,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将拌好的酿醋原料倒入蒸锅准备蒸制
大家对米醋、陈醋、苹果醋这些常见的醋比较熟悉,但何谓“晒醋”呢?“晒”出来的醋与普通醋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袁玉宽介绍,“丽阳晒醋”精选东北大米、高粱和藁城优质富硒小麦、内蒙古黄米、山西豌豆等高品质五谷以及黑枣、红枣、苦荞、桑葚等功能性食材为主要原料,采用酶系丰沛的传统高温红心大曲为发酵助剂,严格遵循“丽阳晒醋”独有的酿造工艺,认真把控“糖化、酒化、醋化、酯化、浸淋、后熟、坛晒”七大工艺、20多道工序的每一个细节。
丽阳晒醋优质原料
丽阳晒醋依道而行、顺时而为,每年只在二月、八月春秋之际集中生产,仅提取头道酿造原浆,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结合现代灭菌工艺高温灭菌后,抽入瓦坛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历经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日晒夜露,方能收获“色纯如琥珀、摇瓶沫不息”的封缸好醋,最终形成功能与风味各异、久存不腐、营养丰富的丽阳晒醋。
醋的口感和营养,与晒制的时间长短密不可分,这是晒醋的核心秘诀。袁玉宽说,“丽阳晒醋已不单单仅是调味品,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它的营养保健和独特口感。”
正在进行醋的淋制
一缕醋香中,蕴含多少滋味?在这里,“醋”成为一种人生追求,“晒”成就了时间味道。漫漫时光,坚持不懈,一坛坛晒醋如人生般历经风华,用岁月调和百味,历久弥香。
(美食照片供图:《寻味燕赵》作者孔润常)
编辑: 王思远(实习生)
编审: 刘新莉
责编: 刘文彪
监制: 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