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胆英雄”的逆袭之路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齐小彬

时间:2023-03-26 08:08:24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一首《孤勇者》红遍大街小巷,巷子里的无胆英雄们也跃跃欲试,今天《燕赵大医生》就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韩军医生,带领各路无胆英雄们一探究竟。

所谓“无胆英雄”,是指那些因患胆囊结石等疾病从而切除胆囊的患者们。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为胆囊结石等疾病接受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在哪里?胆囊有什么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胆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器官呢?胆囊是一个位于肝脏后方,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作用的囊袋状物。当我们进食后,胆囊管的开关会打开,胆囊就会收缩,把储存在胆囊里的胆汁通过胆管释放到肠道,从而参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胆囊看上去像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袋子”,但是,一旦里面装上了石头,这个小“袋子”就不那么可爱了,它会作妖引发绞痛、黄疸等,往往需要通过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所有的胆囊结石都要切除胆囊吗?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一刀切呢?答案是否定的。据统计,我国胆石症的发病率高达5%-10%。也就是说平均每10-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患有胆囊结石。只有那些“不听话的结石”,比如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者合并有胆囊息肉等的结石,才需要我们医生把变质的胆囊切除,以绝后患。

胆囊切除后影响消化功能吗?

胆汁是在肝脏内合成的,正常成年人每日可分泌胆汁约600~1000毫升。而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切除对肝脏合成胆汁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胆囊的缺少也不影响胆汁从肝脏经由胆管流入肠道,就像河流没有水库大坝一样可以正常流动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胆囊对于胆汁的浓缩和储存作用,所以受影响的是进食后胆汁进入肠道的节律性,这样会导致某些食物成分(主要是脂肪类)的消化不够完全。不过,人体是一个神奇的组织。在胆囊功能缺乏后,机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会慢慢适应这种“无胆”状态。如果在手术前,患者已经处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内充满结石或胆囊已经萎缩等状态,那么其实胆囊早就已经罢工多时,身体也早就适应这种“无胆”的状态了,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后反而不会发生明显的消化功能障碍了。

胆囊切除后没胆量了吗?

    我们通常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一个人胆子很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胆常与胆量和勇气相关。那么把胆囊切掉,岂不是没有胆量了?别害怕,这只是文学中的一种写作修辞。 胆囊只是单纯的消化器官,与人的胆量和性格毫不相关。 那么俗话中的“吓破了胆”又是真实存在的吗?惊吓确实会对胆囊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胆囊和胆管会剧烈收缩,导致大量胆汁进入消化道,有时会有深色胆汁样呕吐物排出。 可是,这并不会把“胆”给吓破了。我们常说的受到极度惊吓致死,却与“胆”本身无关。胆囊可不是致死的“背锅侠”哦!人受到极度惊吓时,主要是大脑受到了精神刺激,当精神刺激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机能(譬如对心脏的危害等),常可能出现胸口痛、心跳快、头皮麻等症状。当刺激较为突然而强烈时,对于自身患有某些基础性疾病的人,是相当危险的:譬如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旦受到高度紧张的异常刺激,很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也不宜受到太大的刺激或惊吓!即使某些因素造成了胆囊破裂,患者也不会马上死亡。一旦胆囊破裂,就会导致胆汁进入血液,从而出现黄疸,进入腹腔后则可能出现腹膜炎,放任不管的话会引起疼痛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则会有死亡的危险。所以,爱护胆囊要有积极的健康意识哦!


胆囊切除后还能吃鸡蛋吗?

“民以食为天”,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也需要良好的营养支持才能更好地康复。经常有患者会纠结于到底吃什么?纠结最多的可能就是鸡蛋了。鸡蛋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也是非常有营养的一样食物。那么胆囊切除后还能吃鸡蛋吗?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鸡蛋的构成,鸡蛋外面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7-8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的卵磷脂。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我们不难看出,鸡蛋中蛋黄的成分中脂肪含量较高,需要胆汁的帮助进行消化,而蛋白的主要成分并不需要胆汁帮助消化,因此胆囊切除后控制鸡蛋摄入的说法并不科学,严格来讲应该是控制蛋黄的摄入。控制并不代表一个蛋黄都不能吃,一般认为每天摄入一个蛋黄并没有很大影响,当然,油煎蛋还是要避免摄入的。

总之,胆囊切除术后应严格控制脂肪类和煎炸类食物的摄入。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处于康复期,也无需因噎废食,过于追求清淡,必要的营养补充有助于术后康复。宜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含充足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可每日吃些瘦肉、水产品、鱼、豆类,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果蔬。同时可适当少量多餐,减轻消化道的负担,促进病情恢复。慢慢的,可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但仍建议保持以上饮食原则,可适当提高脂肪的比例,以无腹泻、腹胀为标准,逐渐恢复手术前的正常饮食,忌烟酒,忌暴饮暴食。做饭时应采用清炖、清蒸等方法制备的少渣软饭,避免油炸和油煎也很重要。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呢?

说了那么多,虽然“无胆”也可以成为“英雄”,但是我们如何爱护我们的胆囊,避免胆囊结石的发生呢?

1、有规律的进食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会形成高胆固醇胆汁; 加之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者,胆囊不能及时排空,容易使胆汁浓缩和胆固醇沉积,久之易形成结石。

2.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平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高纤维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严格控制食用肥肉、辛辣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含油脂多的干果、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 肥胖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使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

4.注意平时多饮水,改善情绪,充足睡眠。长期精神紧张、抑郁失眠等可导致内脏机能紊乱,促使结石形成。

总之,我们希望各位爱护自己的胆囊,争取成为“有胆英雄”,但是即使不小心成为了“无胆英雄”,也要可以根据我们以上重要情报,享受属于自己的饕餮美食,走上逆袭之路!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韩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