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话丰年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韩玄璇

时间:2023-10-01 07:43:26

刘玉锁是黄骅市后仙庄村村民。今年家里种的这一季小麦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五倍,能卖上两万多块钱。刘玉锁种植的土地是片盐碱地,能有这样的收成,63岁的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

盐碱地,三个字,意味着土壤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刘玉锁勤勤恳恳地跟这里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黄骅,地处渤海之滨,这里的盐碱地曾占到全市土地面积的近八成。如今种粮难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华北地区新的粮食增长点,渤海之滨的新粮仓。刘玉锁说,这全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

杨树昌,是土生土长的黄骅人,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他的身影。1995年,他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工作,这一干就是28年。28年中,他和村民们亲身经历了盐碱地改良的全过程。

最初,治理盐碱地的办法是改良土壤环境,通过排盐、上酸性肥料降低土壤碱性。一开始效果比较好,重度盐碱地上能长庄稼了,但是因为临海和天气原因,一两年后,盐碱地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对于杨树昌来说教训就是经验,更是财富。他们终于找到了优产的品种。他们开始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抗旱、耐盐碱的冬枣、苜蓿,不仅改良了土壤,也有了经济效益。四五年后,土地盐碱度都有所降低,土壤质量相对稳定。随后他们开始选种旱碱麦,从一开始的冀麦32到现在的捷麦19、20等品种,产量稳步提升。

经过当地农户与科研人员20多年的努力,黄骅市的土地面积由1980年的77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40多万亩。耕地面积翻了将近一倍。2023年黄骅市60多万亩小麦,亩产达到了240多公斤,总产达到了146万吨,比2022年的产量提高了近两成,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然而对农户来说,好的收成还要有好的收入。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黄骅市积极发展旱碱麦深加工产业,为旱碱麦打开了销路。

如今,黄骅市域内拥有小麦加工企业16家,9家龙头企业中,有5家年销售额超5000万。与此同时,一大批优质绿色品牌引领产业走向高端,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被授予“AAAA”级河北优品牌。黄骅“面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考察调研,来到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总书记亲临一线关注旱碱麦,让农户们感到莫大的鼓舞,信心倍增!

几十年以来,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持续发挥自身职能,引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经过当地农民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改良了原本贫瘠的盐碱地,长出了高产的优质粮食,创造了历史产量的最好成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农业奇迹。对于后仙庄村的村民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把地种好,把粮种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血脉传承、天然使命,而这些才是他们把盐碱地变为粮仓的最强动力。

初审:杨韡

复审:李涛

终审:张雪梅 陆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