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北》特别策划:冶陶村——千年古村见证红色传奇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4-11-09 09:00

“村村有阁,无阁不成村”,在邯郸武安市冶陶村,从唐代的玄帝阁到明清时期的关帝阁、里仁阁,每一座古阁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古色古香的阁楼,与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遥相呼应,讲述着这片土地上激荡人心的革命传奇。

阁是独具武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多位于村口、村内中心等位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神殿,下面是通道,相当于“寨门”,既有防御意义,又有观瞻效果。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方志办)二级主任科员 杨海云】

冶陶村因村上冶炼陶瓷为业,故取名“冶陶”。据《武安县志》记载,该村居龙虎河北岸,旧时临武(武安)涉(涉县)马路,商贸繁盛,为武安八大镇之一。

冶陶传统民居多为一个或数个南北相连的四合院,装饰极为讲究,石雕、砖雕、木雕随处可见。现存古街区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的格局风貌,是武安乃至冀南民居的典型代表。

冶陶村西依太行,东达平原,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46年10月至1948年5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机关进驻冶陶镇,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

【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 王俊平】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是当时晋冀鲁豫边区的政治中心,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行政区100多个县,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0多万,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根据地。

在冶陶的两年时间里,晋冀鲁豫中央局召开了土地会议,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解决了全区3000多万农民的土地问题;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为进入城市管理经济做准备;刘邓大军从这里出发,千里挺进大别山,扭转了全国战局。

这张照片,是在挺进大别山之前,刘邓在冶陶的合影。驻冶陶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经过近10个月的作战,取得了陇海、定陶、巨野、豫北等八大战役的胜利,史称“八战八捷”,顺利打开了南下的通道,随后,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由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南征会议。

1947年6月30号夜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随后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冶陶人民心中,那红色的记忆、那军民亲情经过时光的流逝历久弥新,如今的冶陶村,已经发展成为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景区,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冶陶村总支部副书记 张倩】

   近年来,冶陶村不断完善红色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红色美丽村庄乡村建设工作,围绕党旗红,建强村级组织。精神粮,传承红色基因;产业兴,促进融合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过上更加宽裕幸福的美好生活。

冶陶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平台、红色文化故事等独特优势,不断推进“红色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使红色文化转化为时代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2024年11月9日18:24

河北卫视

敬请期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