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孟智
时间:2025-09-04 07: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抗战道路,艰难的程度超越所有人想象。然而,有这样一群国际友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接力而行,救死扶伤!
这是随军记者吴印咸在1939年10月24日拍摄的一张经典照片。照片中,白求恩正在一座小庙里紧张地为伤员做手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白求恩开始关注中国局势。1938年,他组建医疗队义无反顾来到中国。
为了在战斗中尽早介入对伤员的抢救,白求恩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把临时战地手术室搬到离战场最近的地方。1938年10月日军“扫荡”期间,白求恩6天做了105台手术,医治了142个伤员。废寝忘食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11月28日,广灵伏击战开始,白求恩连夜带领医疗队顶风冒雪、跋山涉水120多里赶往前线。他不顾附近炮弹爆炸,在阵地附近专心致志地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做了71台手术。
1939年4月齐会战斗中,白求恩持续工作69个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
柯棣华大夫,是一位印度医生。1939年,28岁的柯棣华加入了由爱德华、巴苏华等5位医生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原名柯棣尼斯,为表达援华的决心,他和医疗队的另外4名医生一块儿商定,每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柯棣华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潜伏的癫痫病开始发作,可他却总不放在心上。聂荣臻司令员曾多次劝柯棣华撤离前线,到条件好的医院去治疗,但被柯棣华谢绝了。
1942年12月8日,劳累了一天的柯棣华,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突然癫痫病发作。次日凌晨,柯棣华的心跳停止了,年仅32岁。
林迈可曾经跟随白求恩来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他一下子就被八路军吸引了。林迈可受到白求恩的感召,回到北京之后,为两件事积极奔走,其中一件是为八路军筹集药品,另一件就是给八路军做无线电发射电台。
李苦禅是一个画技高超的国画大师,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位爱国志士。林迈可把药品中转到协和医院,正是在李苦禅的帮助下完成的。
贝家花园位于京西阳台山的东麓,它的主人是法国人贝熙业,协和医院的大夫,同样是一位在抗战期间无私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医生,因为他和林迈可是很好的朋友,受林迈可所托,贝大夫的贝家花园成为给八路军运送药品的关键一环。
太行巍巍,唐河汤汤;不远万里,救死扶伤;深情厚谊,山高水长。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也将永远铭记他们带给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今晚21:14
河北卫视《太行丰碑》系列之
《不远万里》
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