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9-09 16:26
依山就势,与石为居。磁县陶泉乡花驼村,坐落在太行山海拔近千米的山顶,村中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外界相通,素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美誉。
据磁县县志记载,本村庙碑载原村名为欢儿驼。相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郭姓迁至此定居,清朝时以村北山似骆驼,果树遍野,百花争艳,甚是喜人,故名花驼。因有古石村、古石寨和众多古石庙等丰富文化遗址,花驼村在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这个坐落在山尖的古村,孕育了冀南地区第一个兵工厂。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弹药极度匮乏,大部分装备都是靠缴获而来。为改变这一现状,1938年春节前夕,中国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河北磁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在花驼村建设兵工厂。
【邯郸市磁县八路军129师兵工厂博物馆讲解员 索丽娜】
建厂初期困难重重,设备运输艰难,生产能力弱且原材料匮乏。但当地军民齐心协力,搬石、填沟、运送设备,村民腾出245间房屋供兵工厂使用,把自家的果树砍掉,作为枪的把柄和手榴弹把柄。还拉出自家牲口运输物资,让兵工厂逐步运转起来。在军民共建中,肥皂厂、被服厂、枪械厂、地雷厂、毛织厂、军工食堂等分布在村内各处院落和古庙宇中。
1940年6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迁驻涉县,花驼村逐渐发展成为军工物资生产与中转基地。兵工厂驻花驼村6年多的时间,枪支弹药、被服鞋袜源源不断地从村里运送到前线,成为根据地有名的“军工专业村”。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 张月】
这座隐藏在太行山中的“兵工堡垒”,不仅缓解了八路军武器匮乏的困境,更锻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军工精神。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工厂,青壮年主动参与运输物资,妇女儿童帮忙缝制被服,军民同心筑起了敌后军工生产的“钢铁长城”。
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磁县将花驼村现有的红色遗址整合,对军工史料、抗战文物等进行收集保护,组建一二九师兵工厂博物馆。
花驼村保留修械旧址16处、旧器具300余件,真实反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在花驼村及周边地区抗击日寇、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如今的花驼村,不仅保留着珍贵的红色历史遗迹,还抓住地处天保寨核心区的优势,全力打造“春天山花烂漫,夏天万亩葱茏,秋天色彩斑斓,冬天松海叠翠”的生态胜景。
【邯郸市磁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苗蔚】
村企合作全力打造天保寨景区,对村内古民居、一二九师兵工厂遗址和进出道路等进行修缮、修复,并通过土地流转,引导村民入股参与景区运营,扶植村民开办农家乐、兴办合作社,让一度偏远闭塞的山区“空心村”逐渐美起来,人气旺起来,村民富起来,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创业。
昔日红色热土,今朝幸福家园。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别有韵味的古寨风光,花驼村每年吸引游客十多万人次,传统古村落实现“华丽转身”,焕发蓬勃新生机。
2025年9月9日18:24
河北卫视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