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业
时间:2025-09-12 09:00
碾盘沟村坐落在太行东麓,平山县城西北部40公里的十里寨山脚下。谁能想到,80多年前,就在这个普通的小村庄里,八路军用一本杂志,书写了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一页。
根据《平山县地名志》(1983)记载:“碾盘沟村明末清初建村,始有杜、盖二氏来此辟荒定居,因山沟内巨石遍布,石质坚硬,为制作碾盘的好材料,故村人多采其石以用,遂之得名‘碾盘沟’。”
1941年,新闻照片开始在敌后解放区报纸上的出现,这大大提高了新闻图片的宣传效果。在边区各界引起很大反响,1942年2月,聂荣臻司令员召集沙飞、章文龙等在军区司令部开会,具体研究画报编辑方针、任务和创刊号的计划。
《保定抗战文化》一书中写道:“聂司令员明确指出,办画报就是把边区抗日军民对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真实报道出来,鼓舞人民更勇敢地进行斗争,同时要把我们的正义事业和斗争事迹告诉边区以外的人,争取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对我们的支持,我们的画报要面向全中国、全世界。”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在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正式创刊,军区政治部任命沙飞为主任,罗光达为副主任,全社共100余人。
【晋察冀画报陈列馆馆长 李君放】
当时,晋察冀画报社面临艰苦的工作条件。当时各种物资奇缺,只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没有房子,他们就租农房,有时用羊圈来搭车间厂房;没有钟表,用瓶子塞棉滴水计时;没有电灯光,以太阳光晒版;没有制版机,就自己搞革新,研制了第一台土造照相制版机和轻便印刷机。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共发表新闻摄影照片150余幅,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成就,其中包括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等家喻户晓的战斗以及白求恩在边区生活、聂荣臻和被营救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珍贵镜头。
聂荣臻司令为《晋察冀画报》创刊号题词:“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民究竟做了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晋察冀画报》用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1939年军区摄影科成立时,全区摄影工作者只有10来人,到1945年底,华北各部队及画报社的摄影专业干部已有上百人,他们成为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和画报事业的骨干力量。
今天的碾盘沟村人,继续发扬老一辈的斗争精神,建起了100多亩的家庭农场,以山地苹果种植、采摘、销售为主导产业, “红色”土地结出“金苹果”,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5年9月12日18:24
河北卫视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