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观察】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揭牌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

时间:2024-05-23 19:09:05



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

石家庄工作站揭牌

日前,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2024年小麦新品种观摩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记者 袁嘉博:我在市农科院赵县实验基地的麦田里,放眼望去,一株株不同品种的小麦长势良好,沉甸甸的麦穗挂满枝头,与会专家们穿梭在麦田中对参展品种的特征、特性一一进行点评,一起交流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情况。

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和石家庄市农科院共建了高标准的小麦新品种高产示范田,本次活动共展示了25个小麦新品种,旨在针对当前小麦科研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探讨新策略、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创新合作,推动石家庄市乃至华北地区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肖永贵:我觉得这一次观摩还是收获很大的。第一个来说,我们看到院地合作的一个模式,很新颖的一个模式,这样(可以)品种共享,团队共同研发,还有成果共享,成就了赵县(实验)基地。第二我们看到产出了很多成果,像"轮选"系列在当地来说还是贡献很大,在全国甚至整个黄淮北片南片,在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是中国农科院小麦专家团在我省设立的唯一一家工作站,是全国建立的第三个工作站,将主要承担重大项目攻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发展预测与政策研究、田间课堂培训、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任务。


借势京津研发优势 完善补齐产业链条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是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我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打通信息共享渠道,科技成果走出京津实验室、走上河北生产线,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借势京津研发优势,完善补齐河北产业链条。我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努力承接好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效应。通过强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务,举办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不断提升京津冀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不久前,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暨校企对接会在石家庄举办。现场发布了高效自体免疫激活癌症治疗方案、三维场景理解大模型"等七个高科技项目,吸引了石家庄医药、电子信息领域众多企业代表的高度关注。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 姚卫浩:这一次北京大学来了将近20位科研团队孵化企业,还有我们的投资机构,带了一批项目和企业来和石家庄进行对接,我们希望未来可能多频次地围绕不同的学科方向和产业方向来推动我们的项目转化落地。

石药集团石家庄研究院副院长 孙晓伟:通过这次校企对接会,我们了解到北京大学很多非常先进的创新科研成果,其中有一些项目我们也非常感兴趣,我觉得有进一步合作的潜力。

北京大学这次精选发布的科技成果与石家庄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高度契合,双方将推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员培养及产业规划的合作,用新成果新技术的落地转化,实现对石家庄已有产业的延链补链。

石家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局长 常志卷:(对接会)是和北京大学全面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大学有着雄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全面提升石家庄市创新水平意义重大。

河北产业链与京津创新链深入融合。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网,联合发布技术交易和优质成果,建立科技成果供需对接长效机制。


河北着力完善协同创新体系

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河北着力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北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让京津富集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加速在河北孵化转化;积极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68家。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0亿元,是2014年的12倍;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339次,同比增长74.74%。

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河北引入京津等地科研资源,与省内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已攻克3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生物医药是河北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来,京津冀联合绘制首批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涵盖生物医药、氢能、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领域。为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河北省推动组建机器人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023年,河北机器人企业达到235家,主营业务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57.1%。创新联动,助推河北钢铁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2024年一季度,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共享京津优质创新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京津创新资源富集,创新实力雄厚,如何把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效应承接好,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认为,河北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武义青:一是加强与京津创新协同,深化与京津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主动对接北京中关村、天津天开园等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依托河北算力优势,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合作,推动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转化产业化。二是与京津共建一批中试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交易中介平台,推动技术交易机构数据互联互通。三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与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量,提升京津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四是创新特殊人才吸引和使用政策,主动对接京津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吸引更多京津科技人才到河北创新创业,吸引京津离退休科技创新人员参与河北产业发展。五是加强与京津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河北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提供人才支撑。


责编:刘志成

主编:刘   辉

监制:刘   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