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加个“小动作”,能让膝盖用得更久→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0-27 19:53

只需稍微调整走路姿势

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

脚向内或向外微偏

就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不管什么年龄开始都不晚!


01

走路加个“小动作”

能让膝盖用得更久


一项今年8月发表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微偏),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小贴士:下次你感觉膝盖有点不舒服时,也许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走路姿势。一个微小的改变,长期坚持下来,就能像给膝盖上了“润滑油”一样,让它更耐用、更健康。

注意: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02

这些不良习惯

可能增加膝关节压力


  • 脚尖角度:避免“过八字”

外八字过多或内八字过多,均会导致膝关节压力升高。

理想角度:保持轻度外八字(脚尖朝前,与垂直方向呈10°~15°),这是多数人走路时相对放松且压力较小的角度。

  • 双脚间距:避免“猫步”

避免“猫步”,平行前进更护膝。

“猫步”(双脚紧贴行走):会增加膝关节的侧向压力,不利于健康。

推荐方式:双脚保持一定间距,在各自直线上平行前行,分散压力。避免身体摆动幅度过大。


03

走路加个“小动作”

养生效果翻倍


  • 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一项发表在《运动与健康科学》上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一会儿就能延长寿命。对于不爱动的女性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快走对身体好处:

  • 老得更慢、增强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降低患癌风险、保持良好身材。

  • 快走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且与慢跑相比,快走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更为有效。

  • 屈步走路:帮助控糖

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做屈步走可帮助降糖。

屈步走要领: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呈弓箭步,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 走路抬抬手:放松肩颈

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很容易造成肩颈肌肉疲劳,走路时可以向上、向两侧张开双臂,帮助放松肩颈。

  • 走路敲一敲:减腰围

走路时顺便加些动作(比如敲带脉穴),能帮助减腰围。

带脉穴位置:从肚脐向后横着捋,掐腰,找到身体左右侧中缝的位置,拇指压着的地方就是带脉穴。

来源|CCTV生活圈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