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9-19 12:41
小学生代表在宣读《守护小五台山 我们一起行动》倡议书
金秋飒爽,天高云淡,林草葱茏。
9月17日,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举办主题为“守护自然瑰宝·共建生态家园——科普助力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展示小五台山生态价值及保护成果,推动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搭建专家、政府、企业、公众科普交流平台,为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新路径。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林学会主办,河北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协会、蔚县科学技术协会、蔚县教育局承办。
小学生在认真观看科普展板
活动启动仪式上,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省林学会、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兼小五台山支队、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协会、蔚县县委宣传部、蔚县人民检察院、蔚县人民法院、蔚县科学技术协会、蔚县教育局等共10余家省、市、县的代表就各自领域科普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下一步的打算纷纷进行发言,为全省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了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
蔚县白乐镇中心学校的小学生还在仪式上宣读了《守护小五台山 我们一起行动》倡议书,号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当好“自然课堂的学员”“绿色小行动的队员”“家园小监督的成员”“生态小宣传的使者”,爱护爱惜动植物、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自觉遵守各项保护规定,以小手拉大手,让生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共鸣。
与会代表在认真观看科普展品
启动仪式后,与会代表和小学生来到科普展示与互动环节现场,参观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科普展板展出的小五台山特有物种、模式种及生态系统的保护案例,在标本展示区近距离观察各种野生动植物保护标本,进一步认识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生态价值。
在举办“守护自然瑰宝 共建生态家园——科普助力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专家、教授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方法新举措,同时,他们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保护成功经验,为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言献策。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三位教授就动物、植物、生态领域展开了科普讲座,普及科技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为现场人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知识盛宴。
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被誉为是华北地区的“物种基因库”。目前,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163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景天、大花杓兰、紫点杓兰、杓兰、野大豆、手参、甘草、天麻、黄檗、软枣猕猴桃等1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褐马鸡、黑鹳、金雕、白肩雕、大鸨、黄胸鹀(wú)、秃鹫和金钱豹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鸢、苍鹰、勺鸡、雕鸮、豹猫、中华斑羚等34种。
栖息于小五台山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
近年来,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创新科普宣传形式,通过构建多元宣传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让科普知识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此外,还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丰富优势,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体验性强的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与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拓展了科普工作的边界,为科普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每年组织策划科普周宣传、日常生态公益活动等形式,深入校园、村镇、林边等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众多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主动关爱自然、保护自然、支持自然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和良好局面。
下一步,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探索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途径,加强与各方合作交流,共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关爱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守护好珍贵的自然家园。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是华北地区的“物种基因库”
记者|白雪峰
通讯员|王铁军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牛作交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