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4-09 09:28
↓↓↓
吸血虫
血吸虫
人是如何感染血吸虫的?
感染“三连招”:
虫卵污染水体;
水体存在钉螺;
人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
什么是血吸虫病?
感染晚期肚大如鼓!
感染后容易被误认为“感冒”
部分患者接触疫水皮肤会有刺痛感,继而出现丘疹和瘙痒。
1-5天后可出现咳嗽(易被误认为感冒),反复感染者肺部症状较严重。
经过30-60天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特征,并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会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反复感染且未经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腹水、巨脾、结肠增厚等,儿童反复感染还可导致侏儒。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吗?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感染血吸虫病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若感染如何治疗?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如果确认感染,应谨遵医嘱服药,加强随访。
来源 | 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中国疾控中心、科普中国、广东疾控
编审 | 安倩
监制 | 赫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