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快看!沧州市区初中招生网上报名,只有两天报名时间

来源:沧州市教育局官网

责编:张洁

时间:2019-06-25 15:50:48

沧州市主城区2019年初中招生工作

实施细则 

一、招生原则

(一)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按照《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工作继续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要求,市区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工作,纳入辖区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一是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二是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三是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四是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五是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六是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七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八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九是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十是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二)严禁提前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严禁普通中小学校提前招生的通知》,任何普通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招生时间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掐尖”招生。

(三)严格治理大班额。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精神,为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2019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起始年级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主要应在户籍所在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所有主城区初中学校严禁招收住宿生,彻底消除增量大班额。

(四)严格落实招生计划。依据学校“硬件条件、师生比、分流现存大班额需求”三个条件,测算学校实际承载能力,形成2019年刚性招生计划。严禁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五)严格实施网上报名。按照市政府要求,2019年主城区“小升初招生报名”使用沧州市“智慧办”推出的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二、报名、录取办法

(一)主城区所有“小升初”学生(含随迁务工人员子女),于2019年7月8日凌晨1:00—7月9日24:00通过网报系统进行注册登记报名,获取唯一报名统一编号。每个学生在今年的报名过程中都要使用此编号。(请家长牢记报名编号,以便后期使用)

(二)所有报名学生家长需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按网报系统流程上传资料。

(三)“小升初”报名系统通过与公安户籍部门、房管房产部门数据对接,直接审核验证,市教育局和招生学校对验证结果进行复核。2019年7月11日前,通过短信通知家长录取结果。

(四)需要采取线下人工窗口报名的学生,于2019年7月12日8:00—18:00,持有效证件及复印件两份,凭网上报名编号到片区学校报名。学校将通过实际证件与系统数据比对进行资格审核。线下报名由家长代表、媒体代表、教育局纪检人员、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全程监督。

(五)为充分发挥全国学籍系统的管理职能和规范2019年小升初招生工作行为,市教育局将统一制发主城区初中学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同时盖有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与录取学校公章,由初中学校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学生凭录取通知书按时到学校报到,学校凭录取通知书上报新生学籍。

(六)报名结束后,对于个别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空余学位由教育局会同学校将部分超额学校学生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确保每个学校不出现大班额。

三、招生咨询

市教育局将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家长都了解招生政策,并设立招生咨询电话,保障工作日内电话畅通。

学校

电话

三中(十六中)

7971029、7971026

五中

5638390

民族中学

2136033

八中

7972175

八中北校区

(沧州外国语学校)

7588257

十三中

7971705

十四中

7971586

十五中

3556840

市教育局咨询电话:3170675、3170651

四、监督问责

(一)市教育局将充分利用行政监督、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等方式对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生工作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公正透明地进行阳光招生。

(二)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市教育局有关规定,对违反招生纪律要求的学校,按相关规定进行约谈和出示黄牌,情节严重的由纪检部门介入调查,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市教育局将进行充分调研,对招生政策、学校划片等问题做好科学长远的谋划,建立良好的招生机制,以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提升招生工作社会信誉度与人民的满意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