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云报
责编:
时间:2019-07-02 15:50:03
廊坊传媒网讯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三河大地生机盎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端产业加速集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处处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豪迈激情和澎湃活力……
触摸高质量发展的脉动,三河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集中精力“优环境、抓项目、强科技、筑平台、聚产业、补短板”,切实维护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今年上半年,预计三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07亿元,占年计划64.86亿元的57.2%,超过序时进度7.2个百分点,增长21%。
走进燕郊高新区国科稀土新材料公司先进稀土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建项目,只见占地百余亩的规模建筑已基本成型,数间灰白色调的大型厂房主体均已完工,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及配套设施施工。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在国际上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稀土产品,前景广阔,效益可观。
总投资12.1亿元的燕郊科技商贸物流港项目也在加速推进,目前正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仓储用房建设,已完成整体进度的80%。该项目主打智能物流,即将条形码、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卸货等各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项目建成后,将为三河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国际贸易平台,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些只是三河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缩影。今年3月17日,在三河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1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3.8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23亿元。项目涉及信息技术、科技平台、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生态环保等五大类,涵盖了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推的重要领域。
为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河因地制宜,谋划路径,积极培育具有三河特色的“二期”现象。对有扩大再生产计划和新上项目的现有企业,坚持“一个企业、一个方案、一套班子全程跟踪服务”的模式,通过启动容错免责机制,全力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各类问题。即将出台《扶持重点企业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对“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纳税7000万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重点企业,按照新增地方财政贡献50%的额度,给予经营贡献奖励、企业壮大奖励。
此外,三河市抢抓北京二级以下总部已经纳入城六区产业禁限目录的机遇,制定引进总部经济奖励政策,在中冶4个二级总部已经落地的基础上,全力抓好中交建一公司五公司总部、冶金局2个二级总部、阿里巴巴华北数据应用中心、北京有研科技4个二级总部等项目,力争加快落地。
为了让项目安心落户、壮大发展,三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入金融“源头活水”。
三河市陆续出台了《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增量贴息办法》《关于鼓励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的政策支持》《金融贡献奖励办法》《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奖励办法》《鼓励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激发了市场主体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财政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经过四次增资,注册资本金达到2亿元,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706项贷款担保服务,担保总额为42.9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抵押难问题。
精心筑巢引凤来。三河市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强弱项、补短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3月29日,燕潮大桥正式通车,打通了多年来因行政区划藩篱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三河借助与京津地缘相接的优势,畅通公路路网、打造“轨道上的三河”、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步伐,着力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不断缩短与京津的时间距离。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三河多点发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突出精细管理、精准治理,空气质量进一步优化。以水系治理为主线,打造水城共融新格局,目前,4座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已完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近期即可全部投运。眼下,三河东部矿山绿树苍翠, 2.26平方公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三期)正式启动,矗立在山坡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