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2-02-14 17:05:24
一座座新居美观别致,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廊坊大地上铺展开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全面推进。
推进乡村振兴,首要的切入点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事事兴。
霸州市则安家具有限公司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和社交平台上开设了50多家网店,主营电脑椅、沙发等家具。
“仅‘双十一’当天,订单量就达2000单,销售额28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王建彬是霸州市高桥村人,他说,在网上开商铺,市场不再局限于本地,鼠标一点,隔着屏幕,生意就可以做到全国各地。
在高桥村,像王建彬一样从事电商产业的村民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兴起,依托钢木家具产业优势,高桥村不少村民开始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业务,142家企业实现网络销售,经营产品主要是行军床、救灾床、沙发、电脑桌、学生桌等。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这里的家具发往全国各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壮大乡村产业,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眼下正是鲜花市场销售旺季,永清县龙虎庄乡的恒美国际花都内花团锦簇、暖意融融,客商往来、人潮涌动。
在精品花卉销售区,商户蒋宝鼎正在打理自家鲜花。“以前在外面打工,离家远还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回乡做鲜花生意,收入从每年5万元提高到每年60至70万元。”蒋宝鼎说。
恒都美业现代农业园区党支部与周边11个村街党支部探索出“恒都美业+村街+种植合作社+花卉商户+种植户”的共建模式,通过党员共育、实事共办、成果共享,促进村街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2021年,我市乡村产业持续壮大,重点打造了7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8个农业示范区、50个高端精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3个,签约引资额85.6亿元。福成、兴芦、伍贵等高端主食加工企业梯度发展,丰厨中央厨房项目、“吉祥馄饨”华北生产配送项目陆续落户廊坊。全市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7家、53家、24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50亿元。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共完成197.2亿元,同比增长21.6%。
走进三河市皇庄镇毛坟村,这里道路宽阔整洁,房前屋后干净有序。毛坟村原来道路不平,垃圾随处可见,如今它实现“美丽蜕变”正是得益于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路宽了,广场建起来了,旱厕也被水厕取代了,我们觉得生活可带劲儿了。”三河市皇庄镇毛坟村村民李秀凤高兴地说。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2021年,我市组织开展北三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共整治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11140余处,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公路控制区范围内的违建全部依法拆除,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8万余立方米,北三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里子”上,我市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完成户厕改造47260座,公厕改造1040座。新建6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行,完成19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46公里、农村电网线路380公里,147.7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完成江水置换,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98.8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15%。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全市10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284个,总投资113.5亿元。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2021年,我市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机制,895名脱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享受教育资助政策。脱贫人口城乡医保参保率、住房安全保障率、饮水安全保障率均达到100%。兜底保障1613户3404人,保障水平保持稳定。全市实施产业帮扶项目34个,脱贫人口人均产业收入4317元。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1785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