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4-01-15 14:52:04
本报讯(记者 杨雅淇)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廊坊市检察机关依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秩序。202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审结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查逮捕案件625件793人。
加强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突出问题,以正在办理的案件为切入点,逐案分析,达成办案共识,提升办案质效。2023年11月,廊坊市检察机关5名同志成为河北省检察机关首批经济犯罪、网络犯罪检察人才,为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业务交流,深化法治领域“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去年以来,市检察院协同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及天津市武清区检察院开展“通武廊”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经验分享会,会上三地检察机关代表分别就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办理流程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对大数据运用、办案资源共享和搭建长效交流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涉案人数多、犯罪行为多、内部层级多及涉案人员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特点,廊坊市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采取分类分层处理的方式,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对于诈骗集团组织者、领导者、幕后金主依法从严打击,形成强大震慑。对于参与时间较短、作用较小、积极认罪悔罪的,综合考虑其认知程度、社会阅历、主观恶性等,依法不批准逮捕、提出宽缓量刑建议、作出不起诉决定等从宽处理决定。
依法能动履职,加强案件反向审视,廊坊市检察机关注重从类案中发现、提炼社会治理中的共性问题,发挥检察建议优势,及时向有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拓宽综合治理渠道,推动建立健全区域内网络犯罪惩、防、治联动工作机制。大城县检察院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多发高发及背后折射出社会治理问题向大城银保监组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指导各银行金融机构严格落实银行卡实名制管理规定、加强反诈宣传,杜绝违规代开卡、乱开卡等问题。三河市检察院针对华北科技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多名在校生、毕业生涉“两卡”犯罪的问题,向两所大学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深入开展对校园周边、校园内组织非法收购“两卡”情况的综合治理,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法治教育,及时揭露就业“兼职”和违法就业平台,引导学生增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校园防线。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开展以来,廊坊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检察媒体的平台效应,运用多种形式,提升社会公众法治理念。深入推进反诈宣传活动“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以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为重要抓手,倡议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从我做起,注册安装APP,增强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工作。以普法情景剧的形式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解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远离涉诈违法犯罪,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