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记忆】刘晓艳:继承先驱遗志 弘扬红色精神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3-10-03 19:06:16

冀时客户端报道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系列报道《传承·红色记忆》,让我们跟随李大钊纪念馆研究员刘晓艳,共同缅怀革命先驱李大钊。

在李大钊纪念馆,刘晓艳正在为青年人讲述着李大钊同志在乐亭生活时期的经历。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李大钊纪念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刘晓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一讲话当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李大钊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我们伟大建党精神当中坚定理想坚守信念的典范。

1916年,李大钊日本留学归国后,积极参与到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鼓舞,他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几十篇文章,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一生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生前曾撰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也成了他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大家更完整地了解李大钊,近年来,刘晓艳和同事一起走访了俄罗斯、荷兰、日本三个国家,并前往十余个国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李大钊的生前好友和后代,搜集了3000余件套文献资料。

李大钊纪念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刘晓艳:

(对)李大钊的研究始终都在不断深入当中,今年我们就又派出了工作人员到日本去征集文物,这些文献和资料是对李大钊日本生活时期的一个真实反映。

刘晓艳告诉我们,她是土生土长的乐亭县胡家坨镇人。从讲解员到研究员,在纪念馆近30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对李大钊的敬仰之情和对工作的敬畏之情越发深厚。通过一系列主题展览、专题展览弘扬大钊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她矢志不移的追求。

李大钊纪念馆文博副研究馆员 刘晓艳:

我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教授李玉珍老师,正在联合编辑《李大钊研究资料选编》这本书。我们纪念馆自己也在编写《走近李大钊》这本书。

如今,伟人已经逝去,但是他的思想和精神却已成为感召和鼓励故乡人民永远向前的不竭动力,纪念馆每年都会迎来百余万人次进行参观、学习、传承李大钊精神。他的家乡胡家坨镇大黑坨村,依靠设施蔬菜和旅游产业,乡亲们已经走上致富路,乐亭县借助沿海临港优势,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强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