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兴
时间:2025-09-25 18:59
锚定"双碳"目标,河北加快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在秦皇岛,全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推动能源转型逐"绿",经济发展添"新"。
本台记者 赵杨:
这里是秦皇岛昌黎海域,在我身后,正在进行的就是光伏网架的吊装工作。在现场,我们完全可以用庞大二字来形容它。它的长68米、宽38.4米,由832块光伏板组建而成,它的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每一个光伏网架就像是在海上种下了一颗"能源大树",最终,这里将会由1016棵"能源大树"组成"生态林"。
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经理 马志强:
我们这个项目总用海面积是7025亩,总投资是30.7亿元,年均发电量7.7亿度,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采用10度倾角的海上光伏项目。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是节约用海,在同等的用海面积条件下,可以安装更多的光伏发电容量。
作为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秦皇岛市180万千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包含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国华投资秦皇岛昌黎500兆瓦、中电建秦皇岛昌黎300兆瓦、中电建秦皇岛昌黎500兆瓦4个海上光伏试点子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27.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5.95万吨。相比陆上光伏,海上光伏项目具有光照强度高、不占用土地等优势,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为此,建设单位亮出了"绝活"。
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安全总监 李强:
我们这个海上光伏项目的防腐是从钢桩到网架、到组件全方位做防腐的。组件这一块是用了一个先进的材料,叫聚氨酯新型材料,用这个材料代替了原来的这个铝制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组件的安全性。
不仅如此,华电团队在项目建设中还用上了众多"首创"技术和设备来解决难题。项目中应用的110千伏箱式变电站为国际首台套产品,是目前行业内电压等级最高的箱式变电站;项目整体网架钢材用量约为6.2万吨,创下了国内螺栓球网架结构单体项目应用量最大的记录。此外,针对海上施工作业空间受限、受天气影响大等不利因素,建设单位还对施工工艺、流程等进行了优化。
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综合主管 李翔天:
目前我们已经投入了30余艘的施工船舶。我们通过建立施工船舶调度中心、智慧基建系统,加强人员、 物资、机械、船舶的可视化管控,从而解决施工工序和进一步的衔接流畅性。
据了解,秦皇岛180万千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建成后,当地新能源年发电量将达到100亿度,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可达50%以上。昌黎海域,一个光伏森林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