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陈可
时间:2025-10-09 18:59
三地产业协同"架梁搭柱",特色产业集群同样"握指成拳","十四五"期间,河北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错位发展、串珠成链。
2024年,全省107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9.3%,形成了"县县有集群"的格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打开这些"宝藏县城",探寻他们的活力密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杨海灵:
打开一座县城有很多种方式,在邢台广宗,您可以选择像我一样来一场骑行。今天骑友们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本地制造,小小车轮里蕴藏着产业振兴密码。
骑行爱好者 姜春叶:
(骑行)氛围非常棒,每天早上有人骑,每天晚上也有很多人夜骑。
骑行爱好者 韩海英:
就是让人感觉工作之余挺放松的。
近几年,骑行成为新潮流、新风尚,也带来了旺盛的骑行产品消费。在中国,每三辆自行车童车就有一辆产自这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用上了广宗制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杨海灵:
一辆自行车有多少个配件?答案是150多个。小到螺丝螺母,大到车架轮毂,这样的配件在本地都能配齐,30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一辆成车的组装。
邢台市广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吉勇潭:
通过逐个零部件分析,我们最终形成自行车产业图谱。通过产业图谱的梳理,弥补我们本地的短板。
一张自行车产业链全景图谱,绘出一个产业集群。现在,广宗县已拥有300多家自行车整车企业,2600多家配套企业,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209.3亿元,同比增长14.6%。此外,当地还探索用赛事活力激发产业动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杨海灵:
这是丝网(防割手套),这是丝网(烧烤架),这是丝网(工艺品),这是(滤芯),这也是丝网(纱窗)。从航空航天到石油化工,从交通水利到家庭厨房,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
在安平,大大小小的丝网生产企业16000多家,其中编织类占全国的80%以上。去年,安平丝网产值突破千亿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杨海灵:
走进丝网的生产车间,就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千丝万缕。您可能想象不到,这每一根丝线的直径是0.025毫米。而在这整个大的卷轴上,一个切面整齐排列着1万根这样的丝线,经纬交织就形成了一张张成品的丝网。
衡水市安平县赛航丝网制造总经理 王赛:
这个是手机里边用的,用于手机散热。手机是要求越来越薄,对散热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十年前我们只做到100目、200目,通过十年不断研发创新,然后现在我们做到了是400目,也就是说一英寸(2.54厘米)里边有400个网孔。
向新而行,串珠成链。"十四五"期间,河北依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