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孔德琳
时间:2024-10-28 10:5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矗立起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全面开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又一次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找准落实的结合点,明确改革的发力点,谋划发展的撬动点,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构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体制机制,打造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定位,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当前,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党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疏解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中国星网正式入驻,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加快聚集,雄安人才16条持续提升热度,聚才效应逐步显现,未来之城场景汇举办10项大赛28个赛道决赛,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决定》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赋予河北新的重大使命任务。我们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健全高质量建设体制机制。围绕创造“雄安质量”,构建雄安标准体系,完善规划执行、实施评估和城市风貌管控机制,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一体推进白洋淀补水、治污、防洪,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健全高水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的前瞻设计,推进更多公共服务京雄同城化,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供给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为解决“大城市病”这个世界难题提供雄安方案。健全高质量疏解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清单内和市场化疏解推进机制,增强疏解的内生动力。丰富拓展未来之城场景汇功能,让创新团队、风投机构、应用企业有效对接,加快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不断增强新区创新发展能力。
构建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体制机制,打造联通京津、辐射全省的经济廊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重大机遇,必须发挥好环京津的地缘优势,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现在,京津冀三地对接机制更为紧密,共同打造6个重点产业链,其中河北牵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历史性突破,京津辐射带动效应加速显现。
《决定》提出推动京津冀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指明了协同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坚持改革引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河北贡献。以改革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河北产业体系嵌入京津创新体系,畅通成果转化、要素融合、收益分成、人才共享渠道。大力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落地一个企业、形成一个链条、壮大一个产业,使承接疏解的过程成为增强后劲的过程。以改革促进共建共享。完善生态环境、交通、公共服务等合作机制,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拓展社保“一卡通”应用场景,让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更好惠及群众。以改革促进区域协同。深化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发挥临近大兴国际机场优势,加快建设物流区域总部基地。瞄准京津各类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拓展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造活力迸发、动力强劲的创新型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河北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组建科技特派团入企服务,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营造了有利于普遍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
《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体现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我们坚持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健全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制度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跟进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当主角、挑大梁,培育更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制度机制。完善科技成果权威性评价、竞争性评价和成果转化竞价机制,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促进供、需、支撑多方竞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健全松绑减负和成果赋权制度机制。减轻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等各种负担,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让论文和专利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
构建以标准提升引领产业升级体制机制,打造结构优化、多极支撑的制造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河北产业体系完备、工业基础雄厚,我们以政策创新大力推动钢铁等行业环保绩效创A,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增加节能降碳等3方面9项指标,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期间可自主减排,既减少了污染排放,又加速了技术迭代升级。
《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将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中央赋予河北的一个定位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我们充分发挥标准导向作用,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完善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强化技术、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鼓励领军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产品认证,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河北制造品牌。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制。继续推动钢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材料产品转型,促进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各市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空天信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完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机制。发挥河北算力优势,积极培育和孵化垂直大模型,对钢铁、化工、港口、医疗等行业全量数据,集中赋能开发,加快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带动全行业、全链条改造升级。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打造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河北拥有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3大港口,自由贸易试验区4个片区和6个综合保税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我们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组建河北港口集团,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2位,全省进出口总值保持较快增长。
《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我们挖掘沿海潜力、扩大开放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健全港口转型升级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深化与腹地联动,推动港口服务降本增效,开辟联通全球的集装箱航线,大力发展远洋航运。坚持海港、陆港、空港与自贸区、保税区联动发展,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健全临港产业强省建设体制机制。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有序推动重化工业向临港集聚,培育生命健康、海水淡化等新的增长点。创新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拓展集中采购、金融服务、集散交易等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健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制度机制。完善国际产能合作机制,推动河钢塞钢高质量发展,支持钢铁、汽车等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和质量,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打通陆海双向物流通道,努力形成对外开放高地。
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打造龙头带动、共享智造的特色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县域经济是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潜力所在,我们集中力量打造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取得明显成效,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数量由2022年的1个提升至2023年的5个。
《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必将极大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改革的办法把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努力让县域经济真正立起来、强起来。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招大引强,建设共享工厂,提供从产品创意到生产落地的全流程服务,推进股份合作,提升产业集中度,把产品做精,把市场做大,让特色产业上规模、提效益。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激发创新创造积极性,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市县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各类开发区聚焦投资项目、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培育财源,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效能,提升要素吸引力和承载力。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强专门招商机构和专业招商队伍建设,让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的干部去招商,提高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实效,探索国际化招商的有效办法,引进一批兴县强县的大项目新项目。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河北是农业大省,我们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夏粮突破300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河北净菜等菜篮子产品在北京市场综合占有率不断提升。
《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我们坚持以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城市与农村发展相得益彰。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提高社保、住房、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机制。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围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运用市场化方式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农民进城安家的需要。
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老有颐养、幼有所育的京畿福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人口发展新形势。河北积极抓好造福人民的工程,精心办好民生实事,近两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0.6岁,达到78.6岁,与全国持平,医养康养产业加快发展,到河北养老的京津老年人越来越多。
《决定》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们树立大人口观,制定力度大、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的新变化。完善生育支持和激励机制。健全母婴健康、生殖健康和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生育全程医疗保健能力,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持适度生育率。完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等疾病筛查、预防、救治工作,加强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工作,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的积极转变。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我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吸引更多老年人到河北养老,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