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官方网站 > 新闻 > 要闻

科学的理论武装: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

2021-03-04 16:06:46

作者

郝蕴祺

评论
0


崔禄春,1972年生,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机关党委一级巡视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共党史研究,参与起草多个中央文件。已出版专著4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的文献》《党建》等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中国共产党历百年而常青,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创造力,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是重要法宝和关键所在。站在历史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经验,持之以恒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

一、注重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

重视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道理很明显,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如此宏大深远,如果只有政党的组织而没有指导思想将全党凝聚起来决然是不行的。正所谓组织是“形”,思想是“魂”,既要“造形”,更要“铸魂”。马克思、恩格斯曾鲜明地指出,“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列宁也深刻指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的名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原则。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教育党员、干部,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初创之时,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加之长期处于农村环境,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党员绝大多数。毛泽东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第一次以党的决议形式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党内集中教育的先河,打头的就是思想教育、理论学习。毛泽东强调,“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通过延安整风,大批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打破了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使全党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会议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建设新中国的各项政策,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就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次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会议上,毛泽东提议编辑一套包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12本书的 “干部必读”书目,并印发给参会人员。对于学习这12本书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一定的范围,翻译了很多书,也都发了,现在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深知要读这十二本书,规定在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而我们许多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共同的认识。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课题,他说:“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成果。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视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从1983年开始,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了为期3年多的全面整党,主要采取党员集中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通过整党,党内思想、组织、作风严重不纯的状况有了根本改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国内政治风波的严重挑战,极为注意加强全党理论学习以抵御西方错误思潮侵袭,在全党开展了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全党又一次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了防止“和平演变”的定力和能力。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部署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党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从2013年开始,党中央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大大提高了全党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成果固化为制度和法规,实现了制度治党和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有机结合。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根基。

回顾百年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统一思想是凝聚统一意志、推进统一行动的前提。只有强化理论武装,全党才能坚定主心骨、把稳“定盘星”,从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

二、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最根本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党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团结得像一个人”,我们的国家才能本固邦宁,我们的民族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艰苦求索的最优选择。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担当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历史呼唤一个全新的阶级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恰在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反复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最终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正如毛泽东在1921年指出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系统掌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思想武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作了最有力的证明。在迎来建党百年诞辰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奋斗、接力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掌握着真理、价值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就是因为它是真理,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正如邓小平所说: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现实逻辑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不论是一个政党、政权,还是党员、干部个体,垮台、堕落无一不是首先从指导思想的混乱开始的。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殷鉴不远,归根到底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随之就是土崩瓦解。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的400多名中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例看,这些人忏悔录的第一条无一不是放松了理论学习、丧失了理想信念。当前,国内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多样、多元和复杂化的趋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个别人出现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问题;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总想着“西天取经”却不去念“真经”;等等。而国外某些敌对势力正是利用这些对我进行分化、西化,力图使一些党员、干部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达到和平演变、不战而胜的目的。这次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暴发蔓延,本是一场对人类公敌新冠病毒的阻击战,在思想理论领域却出现“意识形态病毒”“政治病毒”迹象,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把病毒标签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使一些群众出现思想认识偏差。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动摇等错误思潮,一以贯之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既是聚党心民心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治本之策。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从来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聚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基础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回答中国革命时代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用以解决中国革命的时代课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革命、如何夺取革命胜利和如何实现革命转变、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邓小平从时代主题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到世纪之交,江泽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世纪过程中,集中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集中地提出和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021年,世界上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0周年华诞。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口,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下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面对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使命,更加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点赞0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