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0:37
王艳辉
保定市中医院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偶尔出现脚疼脚麻的情况,常误以为是久坐、走路多导致的疲劳,没放在心上,却不知这些看似普通的不适,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预警。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早期忽视信号、延误干预,可能会发展成溃疡、感染,甚至面临截肢风险,重视足部异常信号并做好防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会损伤足部的神经和血管,神经受损后,足部对疼痛、温度、触觉的感知能力会下降,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这两种问题叠加,就容易引发糖尿病足。早期最常见的信号就是脚疼脚麻,这种麻木感往往像“踩在棉花上”,或伴随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尤其在夜间或休息时更明显,有时还会出现双脚发凉的情况,即使穿了袜子、盖了被子,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足部血液循环变差,热量供应不足导致的,若此时不重视,后续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足部问题。
除了脚疼脚麻,足部皮肤的异常变化也不能忽视
比如足部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容易脱皮、开裂,尤其是脚后跟部位,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影响了皮肤的汗腺功能,导致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失去滋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足部颜色改变,比如脚趾、脚掌发红、发紫,或苍白无血色,发红发紫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淤血所致,苍白则可能是供血严重不足的表现;如果发现足部出现小水疱、淤青,或轻微碰撞后就出现伤口,且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慢,也要警惕,这些都是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血管修复能力减弱的信号,若伤口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感染。
足部形态的改变也是糖尿病足的早期提示
有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脚趾变畸形,比如脚趾弯曲、重叠,或脚掌变宽、足弓塌陷,这是因为长期神经损伤导致足部肌肉无力、平衡失调,逐渐出现足部结构异常;还有人会感觉足部有“异常感觉”,比如总觉得脚痒、有异物感,或对冷热刺激不敏感,比如用热水泡脚时感觉不到烫,直到皮肤发红才察觉,这种对温度的感知迟钝,很容易导致烫伤,进而诱发足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糖尿病足
首先要重视足部日常护理,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控制在 37℃左右,可用手背或肘部试温,避免水温过高;洗脚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保持足部干燥;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脚底、脚趾缝等容易忽略的部位,若自己看不清,可借助镜子或让家人帮忙,及时发现微小伤口、水疱;选择宽松、透气、柔软的鞋袜,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袜子尽量选浅色棉袜,方便观察是否有渗血、渗液。
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血糖,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根本;若出现上述足部异常信号,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应及时就医,让医生评估足部神经、血管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早期干预不仅能缓解不适,还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避免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守护足部健康,才能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享受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