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当“幸福癌”遇上孕期,妈妈和宝宝如何双赢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4:20

宋双

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癌症”与“孕期”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往往让人心头一紧。然而,有一种被称为“幸福癌”的癌症——甲状腺癌,尤其是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因其进展较慢、治疗效果较好、预后相对乐观而得名。当这种特殊的癌症与孕期相遇,虽然情况复杂,但妈妈和宝宝仍有机会实现“双赢”。这背后,离不开科学的认识、合理的治疗与密切的监测。

 

我们要正确认识孕期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升高可能会刺激甲状腺,导致甲状腺体积轻度增大甚至出现结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孕期直接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多数在孕期内发现的甲状腺癌,其实在怀孕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因为孕期的检查机会增多或肿瘤生长加速才被注意到。

值得欣慰的是,研究显示,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本身进展较为缓慢,孕期诊断的甲状腺癌通常并不急于立即手术。对于低风险的小肿瘤,医生往往建议采取积极监测的策略,每三到六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肿瘤是否有明显生长或出现不良特征。许多孕妇可以在严密监测下安全度过孕期,直至分娩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母亲的安全,也避免了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并非所有情况都只需观察

如果肿瘤在孕期出现明显生长,或超声提示有高度恶性特征,又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孕中期(即怀孕四到六个月之间)进行手术。孕中期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手术窗口期,此时胎儿器官已基本形成,而子宫敏感性尚不太高,手术与麻醉的风险相对较低。重要的是,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与麻醉团队合作,可以将手术对母婴的影响降到最低。

 

谈到治疗,很多人会担心手术、药物是否会影响宝宝

目前的证据表明,在规范操作下,甲状腺癌手术本身不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早产的风险。术后如果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服用有的药物是安全的,因为该药物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相同,且不易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发育几乎没有影响。反之,若母亲甲状腺功能不足,反而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更令人鼓舞的是,即便母亲在孕期患有甲状腺癌,只要得到妥善管理,绝大多数孩子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和智力发育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母亲的抗癌经历,甚至可能成为未来家庭教育中一份关于勇气与科学的特殊教材。

 

那么,如何实现妈妈与宝宝的“双赢”呢?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孕前评估与咨询。有计划怀孕的女性,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自身有过相关问题的,最好在孕前进行甲状腺检查,包括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早发现、早评估,能为孕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multidisciplinary 团队协作。孕期甲状腺癌的管理不是一个科室的事,而是需要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产科、儿科及麻醉科共同参与。团队会根据肿瘤特点、孕周、母亲意愿等制定个体化方案,在保障母亲健康的同时全力守护胎儿安全。

三是保持良好心态与健康生活。心理状态对孕期疾病控制有重要影响。乐观的情绪、充足的休息、均衡的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稳定和内分泌平衡,为母亲和宝宝提供更好的内在环境。

四是坚持产后随访与治疗。宝宝平安出生后,妈妈仍应继续接受甲状腺癌的规范治疗与长期随访,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健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幸福癌”遇上孕期,虽是一场考验,但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许多应对之道。通过科学管理、多学科合作和积极心态,每一位妈妈都有机会赢得健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