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4:52
孙腾跃
怀来县医院
核磁共振成像(MRI)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但其磁场环境对金属物品敏感,体内有特定金属时进行MRI检查可能带来风险。本文结合案例与规范,梳理需规避的金属风险场景。
绝对禁忌:这些金属植入物禁止MRI检查
1、铁磁性金属植入物:强磁场下的“致命抛射物”
铁、钴、镍等铁磁性金属在MRI磁场中会产生吸引力。若体内存在此类金属,可能引发以下灾难性后果:
动脉瘤夹移位:2003年FDA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名患者因颅内动脉瘤夹(含铁磁性成分)在MRI检查中移位,导致血管破裂死亡。
骨科内固定器断裂:钢制钢板、钢钉在磁场中可能扭曲变形,造成二次骨折或神经损伤。
心脏起搏器失效:磁场干扰起搏器电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需严格筛查的植入物:
传统心脏起搏器(非MRI兼容型)
血管夹(尤其是非钛合金材质)
人工心脏瓣膜(含金属支架)
眼球内金属异物(如弹片、铁砂)
2、电子植入装置:磁场中的“电路短路”
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人工耳蜗等含电子元件的装置,在MRI的交变磁场中可能:
电路板被强电流击穿,导致设备永久损坏。
电池过热引发局部组织灼伤。
程序错乱发送错误电信号,诱发肌肉痉挛或疼痛。
相对禁忌:这些情况需谨慎评估
1、弱磁性金属植入物:风险与影像质量的平衡
钛及钛合金因其低磁化率(接近人体组织),被公认为MRI兼容性最好的金属材料。但需注意:
伪影干扰:钛合金种植牙、关节假体可能在成像区域产生条带状或星芒状伪影,影响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的判断。
局部产热:交变磁场可能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2-3℃,需密切监测患者体感。
处理原则:
提供植入物产品说明书,确认材质为纯钛或钛合金。
优先选择低场强MRI设备(如1.5T而非3T)。
缩短扫描时间,减少热量累积。
2、体内金属异物:历史遗留的“隐形炸弹”
战争伤员、工伤患者体内可能残留弹片、铁屑等金属碎片,MRI检查可能引发:
位移损伤:金属碎片在磁场中移动,刺穿血管或神经。
射频灼伤:金属与组织接触形成回路电流,导致局部皮肤烫伤。
筛查建议:
详细询问外伤史,必要时行X光或CT定位金属位置。
对无法取出的金属异物,改用CT或超声等替代检查。
体表金属:不可忽视的“微小风险”
即使体表金属未直接进入扫描舱,仍可能因磁场梯度引发危险:
“导弹效应”:轮椅、氧气瓶等大型金属物体被吸入磁体中心,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2022年某医院曾发生轮椅被吸入MRI磁体,导致维修费用超50万元的案例。
皮肤灼伤:纹身颜料中的铁氧化物在磁场中产热,可能引发二度烫伤。
检查前必做事项:
移除所有金属物品:首饰、手表、钥匙、磁卡、金属发卡等。
更换无金属检查服:避免内衣钢圈、拉链等干扰。
卸妆:部分化妆品含金属颗粒,可能引发伪影或灼伤。
特殊人群:MRI检查的额外考量
1、孕妇:孕早期的“绝对禁忌”
孕3个月内:MRI可能影响胚胎细胞分裂,增加流产或畸形风险。
孕中晚期:需严格评估检查必要性,优先选择超声或低场强MRI。
2、幽闭恐惧症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挑战
封闭的MRI扫描舱可能引发恐慌、呼吸急促,导致图像模糊。
解决方案:
提前使用镇静药物。
选择开放式MRI设备。
播放舒缓音乐或缩短检查时间。
安全检查流程:从筛查到监护的全流程管理
术前筛查表:详细记录金属植入物类型、位置、手术时间。
设备兼容性确认:联系植入物厂商获取MRI安全说明。
检查中监护:
提供应急按钮,患者可随时终止扫描。
监测体温,避免局部过热。
检查后观察:
询问有无疼痛、灼热感。
增强扫描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安全比图像更重要
MRI检查的准确性建立在安全前提之上。
体内存在铁磁性金属、电子植入装置或无法确认材质的植入物时,必须严格避免MRI检查。患者应主动告知病史,医护人员需全程把控风险,共同守护这场与磁场的“安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