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7:06
杜泽敏
河北生殖妇产医院
每年秋冬季节,儿科门诊总会迎来呼吸道疾病的就诊高峰,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发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 “头号杀手”。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RSV 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掌握科学的认知与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认识RSV:潜伏在身边的 “隐形威胁”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RNA 病毒,因病毒在细胞培养中会形成特殊的 “合胞体” 结构而得名。这种病毒广泛存在于空气飞沫和接触物表面,常温下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
RSV 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地区多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 3 月,南方地区则在秋冬和春夏交替时出现高峰。值得注意的是,RSV 没有明显的 “免疫记忆”,人体感染后无法形成持久保护,不仅婴幼儿容易反复感染,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属于高危群体。
易感人群与高危信号: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重点易感人群
婴幼儿群体:尤其是3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呼吸道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最高;6 个月至 2 岁的幼儿也是高发人群,且容易出现反复感染。
特殊健康状况儿童: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免疫缺陷的儿童,感染后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
其他高危人群:长期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被动吸烟的儿童,以及家中有学龄儿童或频繁接触外界的成年人,感染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重症预警信号
RSV 感染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出现以下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呼吸异常: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婴儿每分钟超过50 次,幼儿超过 40 次)、呼吸时鼻翼扇动、锁骨上或肋骨间凹陷。
全身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奶或尿量减少。
呼吸道症状:剧烈咳嗽、喘息明显、口唇发紫。
科学应对:治疗与家庭护理要点
治疗原则:无特效药,对症支持是关键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RSV 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
轻症感染:无需住院,通过居家护理即可逐渐恢复,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重症感染:需及时住院治疗,医生可能会采取吸氧、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静脉补液等措施,严重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家庭护理:做好这几点加速康复
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孩子鼻腔内的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鼻痂,再用吸鼻器轻轻吸出;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
合理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温水,婴儿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避免脱水导致痰液黏稠难以排出。
调节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通风,每天开窗换气2-3 次,每次 30 分钟;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消耗体力。
体温管理: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超过 38.5℃时,遵医嘱使用儿童专用退烧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预防为先:切断传播途径是核心
RSV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做好以下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勤洗手: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的习惯,婴儿可由家长用湿巾擦拭手部。
避免接触感染者:RSV 流行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超市、游乐场等;家人或看护者若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避免与孩子亲密接触。
做好物品消毒:定期对孩子的玩具、奶瓶、安抚奶嘴等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家中地面、家具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减少病毒残留。
增强抵抗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呼吸道合胞病毒虽凶险,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识别方法、科学的护理技巧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为孩子筑起健康防线。面对RSV 感染,既不必恐慌焦虑,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观察、合理应对、积极预防,才能让孩子平安度过呼吸道疾病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