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术前留置导尿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5-10-13 11:30:07

张迪

磁县妇幼保健院

 

在外科手术前的准备流程中,“留置导尿” 常常是令患者困惑又略带抵触的环节。不少人疑惑:“我排尿很正常,为什么非要插尿管?” 事实上,这一操作并非多余,而是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术后风险的重要医疗措施。其必要性需从手术需求、患者保护、病情监测三大维度综合考量。

 

适配手术需求:为术程安全“铺路”

在临床手术实践中,不同类型的手术对术前排尿管理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其中留置导尿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满足这些特殊需求的关键手段。对于涉及下腹部、盆腔及会阴部区域的手术操作,例如常见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列腺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膀胱充盈状态会直接而显著地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度。这是因为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会导致膀胱壁膨胀扩张,这种膨胀不仅可能完全遮挡手术靶器官的重要解剖结构,还会显著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系数,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术中对膀胱壁或周围血管的意外损伤。通过术前留置导尿管并实施持续引流,可以确保膀胱始终维持在理想的空虚状态,这样既能为外科医生提供充足而清晰的手术操作空间,又能显著降低因视野受限而导致的操作失误风险,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而在全身麻醉或预计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中,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全身麻醉药物会暂时性地抑制人体的正常排尿反射机制,导致膀胱括约肌完全失去自主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术前未采取有效的尿液引流措施,术中的膀胱就会被动性地持续充盈,这不仅可能因为膀胱内压力过高而引发膀胱壁的缺血性损伤,还可能通过影响盆腔内血流动力学而干扰手术区域的血压稳定,最终对手术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预计手术时长超过2小时的手术病例,即使是非盆腔区域的手术操作,术前留置导尿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因长时间憋尿而产生的不适感,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减少因术中体位改变或手术操作刺激而引发的各种排尿相关并发症,如尿潴留、尿路感染等。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围手术期尿路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守护患者安全:降低术后多重风险

术前留置导尿对术后恢复的保护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术后早期患者常因伤口疼痛、肢体活动受限、麻醉残留效应等原因无法自主下床排尿,容易发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会导致下腹部胀痛,还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因腹压升高影响伤口愈合,尤其是腹部或会阴部手术患者,腹压骤增可能导致伤口裂开。留置导尿管可通过持续或定时引流,有效预防尿潴留,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需要严格监测液体平衡的患者,如大手术、严重创伤或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留置导尿管能精准记录每小时尿量。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医生可根据尿量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量、输液速度及用药方案,避免因液体失衡引发肾功能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操作规范与人文关怀:减少患者顾虑

规范的留置导尿操作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适与风险。操作前,医护人员会详细告知患者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操作中,会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动作轻柔以减少对尿道黏膜的损伤;操作后,会指导患者做好导尿管护理,如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导尿管扭曲受压等。

并非所有手术都需留置导尿,医生会根据手术部位、时长、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对于短小手术、局部麻醉手术且患者排尿功能正常者,通常无需留置导尿。患者若对术前留置导尿有疑问,可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个体化方案的制定依据。

 

总之,术前留置导尿是外科医疗中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治疗性措施,其核心目的是保障手术安全、维护患者健康。理解这一操作的必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为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