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风湿” 不只是关节疼,皮疹、口干、脱发都可能是信号

发布时间:2025-10-13 11:32:30

白秀云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风湿科

 

 

提到“风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老寒腿”“关节疼”。但实际上,风湿病是一大类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的疾病总称,症状远不止关节疼痛这么简单。皮疹、口干、脱发、发热等看似与关节无关的症状,都可能是风湿病的早期信号。忽视这些 “非典型表现”,可能导致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风湿病:不只是“骨头的问题”,更是全身系统疾病

风湿病包含100 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全身性”—— 不仅侵犯关节,还可能影响皮肤、黏膜、血液、肾脏等多个器官:

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关节肿胀疼痛,还可能出现皮下结节、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表现为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蛋白尿;

干燥综合征以口干、眼干为主要症状,严重时牙齿会片状脱落;

皮肌炎患者会出现眼眶周围紫红色皮疹、肌肉无力。

这些全身症状往往比关节疼更早出现,却因“不典型” 容易被忽视。临床数据显示:约 40% 的风湿病患者,在关节症状出现前 6 个月就有皮肤、黏膜异常,但多数人未及时就诊,导致病情进展。

 

这些“非关节症状” 需警惕,可能是风湿信号

身体出现以下异常时,即使没有关节疼痛,也需排查风湿病:

皮疹反复出现:面部对称性红斑(像“蝴蝶” 一样分布在两颊)、晒太阳后皮肤发红发痒、手指遇冷变紫(雷诺现象),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的表现;

口干眼干明显:吃干性食物(如馒头)需要用水送服,眼睛干涩异物感,甚至“欲哭无泪”,可能是干燥综合征;

脱发严重:头发成片脱落(斑秃)或弥漫性稀疏,梳头时大量掉发,且头发干枯易断,需警惕狼疮或其他结缔组织病;

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低热(37.5-38℃)超过 2 周,抗生素治疗无效,伴乏力、体重下降,可能是风湿性多肌痛或血管炎;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每月发作2 次以上,溃疡深且疼痛明显,同时伴皮疹或关节痛,需排除白塞病或狼疮。

一位25 岁女性因反复口腔溃疡、脱发就诊,起初以为是 “上火”,直到出现蛋白尿才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肾脏已受损 —— 若能早期识别症状,就能避免器官损伤。

 

为什么风湿病会有这么多“奇怪症状”?

风湿病本质上是“自身免疫紊乱” 导致的疾病: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不同的风湿病,攻击的靶器官不同,因此症状各异:

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

攻击皮肤血管和结缔组织,就会出现皮疹、雷诺现象(如硬皮病);

攻击唾液腺、泪腺,就会导致口干眼干(如干燥综合征);

攻击肾脏肾小球,就会出现蛋白尿、水肿(如狼疮性肾炎)。

这些症状看似分散,实则由同一免疫异常引起。就像一棵大树,关节疼是“可见的枝叶”,而全身症状是 “深埋的根系问题”,只治枝叶不治根,无法控制病情。

 

出现可疑症状?这样做能尽早确诊

发现上述非典型症状后,及时检查是关键,步骤如下:

第一步:风湿科就诊:选择风湿免疫专科,而非仅看皮肤科、口腔科,因为风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

第二步:针对性检查:医生可能会开具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C 反应蛋白等,这些指标能反映免疫紊乱和炎症程度;

第三步:结合临床判断:风湿病的诊断不能仅靠化验,医生会结合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比如狼疮的诊断需要满足11 项标准中的 4 项以上。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在发病3 个月内开始规范治疗,关节畸形的风险可降低 70%;干燥综合征早期干预,能避免肺间质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

 

“风湿” 不是关节的 “专属病”,而是可能累及全身的免疫性疾病。皮疹、口干、脱发等看似无关的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对待这些信号,不能用 “上火”“疲劳” 等理由简单解释,而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排查。记住:风湿病的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识别非典型症状,就是抓住了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