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

来源:

责编:

时间:2019-10-30 02:02:18

6月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于今年5月6日正式批复,同意承德市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据悉,这也是河北省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6月5日《燕赵都市报》)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而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为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而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近年来,河北省融合精准扶贫、生态建设,探索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平泉模式”、矿山修复的“迁安模式”、循环经济的“磁县模式”等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这次承德市又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必将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样板,值得关注和期待。

那么,承德为何能入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因为承德具备了良好基础和条件。承德是京津的上风上水地区,也是环京津周边贫困相对集中、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上成果丰硕,如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平泉等地形成了多个创新性的精准扶贫模式,等等。打造可持续发展“承德模式”,有利于在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同时,探索解决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发达与落后地区相差悬殊的问题,更好地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就要求我们打造可持续发展“承德模式”,必须把生态环保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创新,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大国均围绕可持续发展加强创新布局,并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但创新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还相对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打造可持续发展“承德模式”,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成应用抗旱节水造林、荒漠化防治、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互联网+智慧旅游”等技术,实施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培育、精准扶贫脱贫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全国同类的城市群生态功能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让承德这座城市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但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是制约承德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必须加以着力破解。因此,承德市聚焦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明确提出打造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宜居宜业的国际旅游城市,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市水源涵养功能全面提升,生态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真正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刘凤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