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治”是打通京津冀生态动脉的关键

来源:

责编:

时间:2019-10-30 02:02:28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有哪些智慧?近日,记者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线下走访团深入多地,眼前所见,断流近40年的永定河又恢复生机,北京老胡同现“小桥流水人家”景象,沧州大运河畔林水相依,风景优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就这样实现。(7月3日中国新闻网)

协同共治,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也是打通京津冀生态动脉的关键,强调区域内治理主体及各共生单元的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和共同进化,更好地改善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五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加强协同共治,共同开展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态联防联控机制,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绩。这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线下走访团所见永定河、三里河、大运河沧州段生态治理所呈现的“河畅、水清、岸绿”美景,就是三地协同共治成效的最好见证和注脚。

京津冀同属京畿重地,地相接、水相连、人相亲,“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 京津冀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地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步拓展协同治理领域,延伸环境治理链条,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共生的共同体,努力解决人民对美好环境需要和环境治理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让协同共治成果更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

协同共治,是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力的最佳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充分发挥好每个“棋子”在京津冀大棋盘上的作用,进而才能形成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以前,京津冀环境协同共治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京津冀三地环境污染的区域性、叠加性、外部性与行政分割化、属地碎片化治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打破行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建与共治,逐步完善协作机制,三地强化出台多项环境法规,形成了防治并重、严格标准、共建共享、重点突破的协同共治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生态环境协同共治,京津冀三地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京津冀区域内仍然存在着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一些重化工企业无良偷排、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分散难控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加大协同共治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实施源头管控,强化重点领域治理,推进能源清洁化,加快推进企业治污技术改造或转型提升,全面提高京津冀环境治理的整体效能,真正打通京津冀生态动脉,为三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刘凤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