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数据安全素养、深化统计专业认知、感悟数据时代使命,7月6日至8日,河北经贸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小分队前往沧州市,走进国家统计局沧州调查队及任丘调查队,开展以“探秘统计调查工作,感悟数据背后的民生温度”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暑期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统计调查工作的实际运作,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认知,提升数据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与一线调研,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政府统计工作的运行机制,切身感受到数据背后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确保数据安全、践行大安全观的重要性。
第一站:沧州调查队——解码数据背后的“国之大者”

小分队赴沧州调查队学习调研
7日上午,小分队首先抵达国家统计局沧州调查队。调查队对同学们的到来给予了高度重视,队长徐文辉亲自接待并开展专题介绍。他从沧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切入,详细讲解了沧州调查队的成立背景、职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在服务地方发展、国家宏观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对调查队的工作有了整体认知。




沧州调查队各科室讲解
随后,沧州调查队八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依次登场,结合具体案例生动讲解了各科室的核心职责:有的科室聚焦居民收支调查,细致解读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等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逻辑;有的科室负责农业农村调查,分享粮食产量抽样、畜禽监测等工作的实操流程;还有的科室专注于劳动力调查、民生舆情监测等领域,展现了统计调查与民生福祉的紧密关联。工作人员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在统计工作中的关键地位,每一个数据的采集与传输都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从源头上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这是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的数据保障。


同学们参观调查队办公区域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调查队的办公区域、数据处理中心和资料档案室,直观感受了从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到分析报告形成的全流程,深刻体会到统计调查工作“数出有据、客观严谨”的专业准则。
第二站:任丘调查队——触摸一线调查的“民生脉搏”
7日下午,小分队前往沧州市任丘市,走进国家统计局任丘调查队。任丘调查队队长刘旭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任丘市的产业特色(如石油化工、摩托车制造等)和调查队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基层调查队在“打通统计数据最后一公里”中的关键作用。


任丘调查队详细讲解
与市级调查队的宏观讲解不同,任丘调查队的一线工作人员更侧重分享基层调研的实操经验。他们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讲述了如何深入社区、企业、田间地头开展抽样调查:从耐心沟通获得调查对象的信任,到运用手持终端采集数据的技巧;从应对数据异常值的核查方法,到如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数据的真实性……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一线调查工作的艰辛与意义。

任丘调查的发展历程
在参观任丘调查队的过程中,同学们还看到了调查员们积累的厚厚的调查手册、标注着密密麻麻采样点的地图,以及记录着居民生活变迁的访谈笔记。这些资料都被妥善保管,按照数据安全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对涉及个人隐私和重要经济数据的资料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保密措施。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资料,让大家对“数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同学们认识到数据安全贯穿于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每一个环节,只有保障数据安全,才能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实践感悟:从“纸上谈兵”到“知行合一”
此次沧州之行,让同学们跳出课本,真正走进了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战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学习,不仅厘清了统计调查的工作逻辑,更认识到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承载着民生期待与发展责任,同时深刻体会到数据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正如同学们的实践总结:“以前觉得统计只是冰冷的数字,现在才明白,每一个小数点的背后,都是调查人员的严谨与担当,都是对社会发展的精准画像,更是对国家数据安全的守护。这些数据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制定政策、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守护好每一个数据。
“观之愈明,行之愈笃。”此次实践活动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推动“理论+实践”教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近距离接触统计调查工作,同学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提升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此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专业所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为成为 “懂数据、接地气、有担当、重安全” 的统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更为维护国家数据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祁国强 张怡晨(实习生)
编审:刘新莉
复审:刘文彪 魏亦军
终审:刘 军
责任编辑:祁国强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